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砂岩成岩作用与超压流体的关系
| 作者简介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 ·选题来源 | 第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发展趋势 | 第15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 §1.3 研究思路与完成工作量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基本地质概况 | 第18-24页 |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8-19页 |
| §2.2 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 | 第19-22页 |
| ·构造演化 | 第19-20页 |
| ·地层与沉积特征 | 第20-22页 |
| §2.3 石油地质特征 | 第22-24页 |
| ·生、储、盖层条件 | 第22-23页 |
|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东营凹陷超压特征与测井响应 | 第24-35页 |
| §3.1 砂岩实测压力特征 | 第24-26页 |
| §3.2 泥岩超压测井响应 | 第26-31页 |
| ·测井响应原理 | 第26-27页 |
| ·泥岩超压测井响应特征 | 第27-31页 |
| §3.3 超压成因讨论 | 第31-35页 |
| ·砂岩实测地层压力分析 | 第31-32页 |
| ·泥岩测井曲线分析 | 第32-33页 |
| ·泥岩生烃作用分析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储层岩石物性与成岩作用 | 第35-52页 |
| §4.1 岩石学特征 | 第35-38页 |
| ·岩石类型 | 第35页 |
| ·成分成熟度 | 第35-38页 |
| ·结构成熟度 | 第38页 |
| §4.2 储层物性特征 | 第38-40页 |
| §4.3 储层成岩作用 | 第40-52页 |
| ·成岩作用类型 | 第41-44页 |
| ·成岩作用定量评价 | 第44-52页 |
| 第五章 碳酸盐胶结物与超压流体的关系 | 第52-60页 |
| §5.1 碳酸盐胶结物矿物学特征 | 第52-55页 |
| ·碳酸盐胶结物分类 | 第52-55页 |
| ·碳酸盐胶结物特征 | 第55页 |
| §5.2 碳酸盐矿化带胶结物成因 | 第55-59页 |
| ·流体包裹体分析 | 第56-57页 |
| ·稳定同位素分析 | 第57-59页 |
| §5.3 碳酸盐胶结物物质来源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储层孔隙发育与超压流体的关系 | 第60-70页 |
| §6.1 压力演化史恢复 | 第60-63页 |
| ·温压史模拟 | 第60-63页 |
| ·流体包裹体压力 | 第63页 |
| §6.2 储层孔隙演化史恢复 | 第63-68页 |
| ·成岩作用序列 | 第63-66页 |
| ·储层孔隙演化史 | 第66-68页 |
| §6.3 超压流体与储层孔隙发育 | 第68-70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认识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