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数字高性能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1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无刷直流电动机原理分析 | 第21-38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22-24页 |
| ·无刷直流电机PWM 调制方式分析 | 第24-26页 |
| ·非导通相拖尾电流分析 | 第26-32页 |
| ·[0,π/3)区间内的拖尾电流分析 | 第26-29页 |
| ·[π,4π/3)区间内的拖尾电流分析 | 第29-32页 |
| ·其他四种PWM 方式的拖尾电流 | 第32页 |
| ·四象限运行分析 | 第32-37页 |
| ·正反转电动运行分析 | 第33页 |
| ·正反转制动运行分析 | 第33-36页 |
| ·电动和制动切换的过渡过程分析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 第38-54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38-44页 |
| ·双闭环控制分析 | 第38-39页 |
| ·电流环的设计 | 第39-42页 |
| ·速度环的设计 | 第42-44页 |
| ·PID 控制器 | 第44-47页 |
| ·控制系统建模 | 第47-49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本体模型建立 | 第48页 |
| ·换向模块和泵升电压抑制电路模块 | 第48-49页 |
| ·抗积分饱和PI 调节器模块 | 第49页 |
| ·双闭环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49-51页 |
| ·电流环仿真研究 | 第49-50页 |
| ·速度环仿真研究 | 第50-51页 |
| ·非导通相续流现象仿真研究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54-63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系统硬件概述 | 第54-55页 |
| ·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55-60页 |
| ·DSP-TMS320F2812 最小系统设计 | 第55-57页 |
| ·控制电路的外围电路设计 | 第57-60页 |
| ·主功率板设计 | 第60-62页 |
| ·主电路设计 | 第60-62页 |
| ·驱动电路设计 | 第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3-72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程序整体结构分析 | 第63-65页 |
| ·软件占用的主要系统资源 | 第63-64页 |
| ·Q24 定标 | 第64页 |
| ·程序总体结构 | 第64-65页 |
| ·主定时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65-68页 |
| ·电流采样 | 第65-66页 |
| ·不对称PWM 产生 | 第66页 |
| ·位置霍尔捕捉子程序 | 第66-67页 |
| ·速度计算 | 第67-68页 |
| ·T4 定时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68页 |
| ·CAN 通讯 | 第68-71页 |
| ·CAN 模块的初始化 | 第68-69页 |
| ·置发送邮箱和接收邮箱 | 第69-70页 |
| ·发送和接收消息中断 | 第70页 |
| ·上位机界面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六章 控制系统实验及其分析 | 第72-80页 |
| ·引言 | 第72页 |
| ·系统基本性能实现 | 第72-75页 |
| ·霍尔位置传感器的安装 | 第72页 |
| ·四象限运行实现 | 第72-74页 |
| ·拖尾电流分析 | 第74-75页 |
| ·电流环特性实验 | 第75-76页 |
| ·速度环特性实验 | 第76-79页 |
| ·正转起动特性实验分析 | 第76-77页 |
| ·制动特性实验分析 | 第77-78页 |
| ·速度稳态响应实验分析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 ·工作总结 | 第80页 |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