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9页 |
第2章 资产证券化概述 | 第9-19页 |
·资产证券化的涵义 | 第9-13页 |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第9-10页 |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 第10-12页 |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 第12-13页 |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 | 第13-19页 |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 第13-15页 |
·资产证券化涉及的主要合同 | 第15-16页 |
·资产证券化运作流程 | 第16-19页 |
第3章 拟证券化资产的范围及“风险隔离” | 第19-26页 |
·拟证券化资产的范围 | 第19-20页 |
·资产“风险隔离”的步骤和形式 | 第20-24页 |
·美国“安然事件”的启示 | 第20-21页 |
·资产“风险隔离”的步骤 | 第21页 |
·资产“风险隔离”的形式 | 第21-24页 |
·SPV的法律组织形式 | 第24-26页 |
第4章 拟证券化资产“风险隔离”的法律措施 | 第26-32页 |
·实现“真实销售”的法律措施 | 第26-29页 |
·资产“真实销售”的界定 | 第26-28页 |
·资产“真实销售”的风险防范 | 第28-29页 |
·实现“破产隔离”的法律措施 | 第29-32页 |
·SPV自身破产风险隔离 | 第29-30页 |
·发起人破产风险隔离 | 第30-32页 |
第5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实现“风险隔离”的法律对策 | 第32-37页 |
·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实现“风险隔离”采取的法律措施 | 第33-35页 |
·资产的“真实销售” | 第34-35页 |
·资产的“破产隔离” | 第35页 |
·完善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立法建议 | 第35-37页 |
第6章 结语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