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船舶生活污水的界定及危害 | 第11-12页 |
| ·船舶生活污水的界定 | 第11页 |
| ·船舶生活污水的危害 | 第11-12页 |
| ·船舶生活污水水质标准及目前海事执法检查现状 | 第12-13页 |
| ·船舶生活污水的水质指标 | 第12-13页 |
| ·目前港口国检查(PSC)对船舶生活污水及装置检查要点 | 第13页 |
| ·细菌计数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实验室大肠杆菌计数常用方法 | 第13-15页 |
| ·基于微流体芯片的细菌计数方法研究动态 | 第15-19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2章 快速计数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和结构 | 第20-25页 |
| ·激光诱导荧光理论 | 第20-23页 |
| ·荧光产生机理 | 第20-21页 |
| ·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浓度关系 | 第21-22页 |
|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技术的应用 | 第22-23页 |
| ·快速计数检测系统结构 | 第23-24页 |
| ·本章总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船舶生活污水检测芯片的设计和制作 | 第25-33页 |
| ·船舶生活污水检测芯片的设计 | 第25-26页 |
| ·船舶生活污水检测芯片制作 | 第26-32页 |
| ·制作微流体检测芯片仪器装置 | 第26页 |
| ·微流体检测芯片的制作 | 第26-32页 |
| ·本章总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水力驱动聚集仿真与实验 | 第33-53页 |
| ·水力驱动聚集理论 | 第33-37页 |
| ·压力驱动聚集理论 | 第33-35页 |
| ·电渗流驱动聚集理论 | 第35-37页 |
| ·实验设备和实验台的搭建 | 第37-39页 |
| ·动力单元 | 第37-38页 |
| ·倒置荧光显微镜(带成像系统) | 第38页 |
| ·实验台的搭设 | 第38-39页 |
| ·微流体检测芯片压力驱动聚集和电渗流驱动聚集性能测试 | 第39-44页 |
| ·压力驱动聚集性能测试 | 第39-42页 |
| ·电渗流驱动聚集性能测试 | 第42-44页 |
| ·压力驱动聚集仿真 | 第44-52页 |
| ·使用GAMBIT建立几何模型 | 第45-47页 |
| ·FLUENT仿真设置 | 第47-49页 |
| ·使用FLUENT求解 | 第49-50页 |
| ·不同宽度比的仿真对比 | 第50-51页 |
| ·仿真结果的分析 | 第51-52页 |
| ·本章总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船舶生活污水快速检测系统搭建和实验结果 | 第53-62页 |
| ·光学系统 | 第53-56页 |
| ·激光光源 | 第53-54页 |
| ·光学透镜 | 第54-56页 |
| ·光电倍增管 | 第56-58页 |
| ·数据采集卡 | 第58页 |
| ·信号放大电路 | 第58-59页 |
| ·船舶生活污水快速检测系统实验台 | 第59页 |
| ·实验结果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专利、公开发表论文和奖励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