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

水库诱发地震机理研究及计算机模拟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第9-10页
   ·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情况第10-15页
     ·水库诱发地震机理研究第10-13页
     ·该学科的发展历史第13-15页
   ·水库地震的特征第15-16页
     ·随着坝高增加,库容的扩大水库诱发地震的几率提高第15页
     ·水库地震和水库水位的升降有关第15-16页
     ·水库地震震中主要位于库、坝区附近,且具有前震多、余震长的特点第16页
     ·水库诱发的地震多为弱震和微震,且震源较浅第16页
   ·水库诱发地震的原因和机理第16-18页
     ·水库诱发地震的诱发原因第16-18页
     ·水库诱发地震的机制和标志第18页
   ·水库地震的预测预报第18-22页
     ·水库诱发地震的评价方法和步骤第18-19页
     ·水库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预测方法第19-21页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的进展第21-22页
   ·存在问题第22-23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水库水位变化对库基断裂发震情况的影响第25-44页
   ·水压力在库盆岩体中的传播速度第25-29页
     ·库盆水压力在岩体中的传播速度第25-26页
     ·渗透水压力在岩体中的传播速度第26-28页
     ·渗透压力传播速度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第28-29页
   ·库区地应力的分布情况第29-30页
   ·水库蓄水后对不同应力状态下的裂隙的影响第30-33页
     ·水库蓄水后,在压剪应力状态下对库基岩体裂隙的影响第30-32页
     ·水库蓄水后,在拉剪应力状态下对库基岩体裂隙的影响第32-33页
   ·水库泄水后对不同应力状态下的裂隙的影响第33-35页
     ·水库泄水后,在压剪应力状态下对库基岩体裂隙的影响第34页
     ·水库泄水后,在拉剪应力状态下对库基岩体裂隙的影响第34-35页
   ·其它因素对库基岩体裂隙应力状态的影响第35-41页
     ·λ的变化对库基岩体裂隙应力状态的影响第36-38页
     ·泊松比ν_0变化对库基岩体裂隙应力状态的影响第38-41页
     ·φ角的变化对库基岩体裂隙应力状态的影响第41页
   ·本章小结第41-44页
第三章 断裂强度因子变化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第44-59页
   ·岩石的破坏准则和断裂判据第44-48页
     ·岩石的破坏准则第44-45页
     ·岩体的起裂判据第45-47页
     ·断裂因子角度的岩体断裂判据第47-48页
   ·断裂强度因子变化与水库诱发地震第48-54页
     ·单裂隙应力强度因子随水库水位的变化第48-50页
     ·复合断裂的应力强度因子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第50-54页
   ·其它因素变化对复合断裂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第54-57页
     ·水库蓄水后的应力强度因子第54-56页
     ·水库泄水后的应力强度因子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不同类型断层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第59-67页
   ·断层的基本分类第59-60页
   ·不同类型断层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第60-66页
     ·渗透水压力作用对正断层的影响第60-62页
     ·渗透水压力作用对逆断层的影响第62-64页
     ·水库蓄水后对走滑断层的影响第64-65页
     ·库盆水压力作用对断层的影响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利用有限元程序分析水库蓄水后对库基岩体裂隙的影响第67-90页
   ·引言第67-70页
     ·有限元分析法第67-69页
     ·平面应变及D-P准则第69-70页
     ·有限元分析简介第70页
   ·计算模型第70-74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74-88页
     ·无断层时的库基第74-75页
     ·水库位于断层下盘时的库基第75-78页
     ·水库位于断层上盘时的库基第78-81页
     ·库基底部存在倾斜的隐伏裂隙第81-82页
     ·库基底部其他类型的裂隙或断层第82-85页
     ·不同型式河谷比较第85-88页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0-93页
   ·总结第90-91页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第91-93页
致谢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鲁甸县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区划研究
下一篇:云南省宾川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