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DCS的发展概况 | 第7-11页 |
| ·DCS的发展历史 | 第7-8页 |
| ·DCS在水泥工业中的技术状况 | 第8-9页 |
| ·DCS发展的趋势 | 第9-11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新型水泥干法技术及其机电设备 | 第13-25页 |
| ·水泥工业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主要设备 | 第14-22页 |
| ·悬浮预热器分解炉 | 第15-19页 |
| ·回转窑 | 第19-20页 |
| ·篦冷机 | 第20-21页 |
| ·煤磨 | 第21-22页 |
|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工艺 | 第22-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DCS及系统设计 | 第25-43页 |
| ·DCS系统概述 | 第25-29页 |
|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定义 | 第25页 |
| ·DCS的基本结构和系统组成 | 第25-27页 |
| ·现场总线网络 | 第27-28页 |
| ·高层管理网络 | 第28-29页 |
| ·DCS网络技术 | 第29-32页 |
| ·控制网络 | 第29-30页 |
| ·通信协议 | 第30-31页 |
| ·网络拓扑结构 | 第31-32页 |
| ·DCS物理结构和硬件组成 | 第32-35页 |
| ·现场控制站物理结构及其硬件 | 第32-33页 |
| ·DCS网络硬件 | 第33-34页 |
| ·DCS冗余设计 | 第34-35页 |
| ·基于DCS的新型干法水泥系统设计 | 第35-36页 |
| ·现场状况分析 | 第35页 |
| ·控制范围 | 第35页 |
| ·分站原则 | 第35-36页 |
| ·系统结构图 | 第36-37页 |
| ·过程控制设计 | 第37-38页 |
| ·窑头窑尾预热器 | 第37页 |
| ·煤磨 | 第37-38页 |
| ·控制系统模拟软件 | 第38-42页 |
| ·人机机面 | 第38-40页 |
| ·顺序控制 | 第40页 |
| ·联锁控制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系统控制策略及仿真 | 第43-62页 |
| ·PID控制基本理论 | 第43-44页 |
| ·PID控制的特点 | 第44-45页 |
| ·模糊控制 | 第45-55页 |
| ·模糊控制器 | 第46-55页 |
|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 第55页 |
| ·系统仿真 | 第55-61页 |
| ·ZIELOGER-NICLOSLS整定公式 | 第56-57页 |
| ·控制曲线特性分析 | 第57-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DCS和PLC系统集成研究 | 第62-73页 |
| ·PLC与DCS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 ·PLC与DCS的结合情况 | 第63-64页 |
| ·PLC系统与DCS系统集成方案研究原则 | 第64-66页 |
| ·PLC系统与DCS系统通信的差异性 | 第64-65页 |
| ·PLC系统与DCS系统通信集成的原则 | 第65-66页 |
| ·PLC与DCS集成通信 | 第66-72页 |
| ·硬件连接 | 第66-69页 |
| ·程序的传送 | 第69-70页 |
| ·梯形图 | 第70-72页 |
| ·本章小节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
| ·本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附录A 监测、控制表示符号 | 第79-80页 |
| 附录B 模糊控制MATLAB7.1 SIMULINK仿真图 | 第80-81页 |
| 附录C 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流程图 | 第81-82页 |
| 附录D DCS系统和PLC系统通讯 | 第82-83页 |
| 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