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1页 |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 第9-11页 |
·设计指标评价体系的意义 | 第11页 |
·论文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 第11-12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内涵 | 第13-18页 |
·循环经济概念和演变过程 | 第13-15页 |
·循环经济的概念 | 第13-14页 |
·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循环经济的原则及全新的理念 | 第15-18页 |
·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 | 第15-16页 |
·循环经济所蕴含的全新的理念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循环经济发展及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 | 第18页 |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 第18-20页 |
·指导思想 | 第18-19页 |
·基本原则 | 第19-20页 |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国内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我国政府推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第22-23页 |
·当前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及本文的改进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34页 |
·体系理论的界定 | 第25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 | 第25-26页 |
·评价指标体系设定的原则 | 第26-27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 第27-28页 |
·该指标评价体系部分指标的解释 | 第28-30页 |
·确定指标权重——AHP | 第30-32页 |
·数据的无量纲化 | 第32页 |
·循环经济度的计算方法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实证研究 | 第34-47页 |
·北京市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 | 第34-37页 |
·北京市的资源现状 | 第34页 |
·北京市产业结构能耗与水耗的变化 | 第34-35页 |
·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 第35-36页 |
·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与机制 | 第36-37页 |
·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 | 第37-47页 |
·数据的收集及无量纲化 | 第38-41页 |
·采用专家法获得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 | 第41-43页 |
·计算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度 | 第43-47页 |
第六章 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7-51页 |
·健全政策法规,支持引导循环经济发展 | 第47-48页 |
·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 第48页 |
·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技术支持 | 第48-49页 |
·大力发展微观循环经济 | 第49页 |
·做好郊区生态化发展 | 第49-50页 |
·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 第50-51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51-53页 |
·主要工作 | 第51页 |
·创新点 | 第51-52页 |
·不足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