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系列产品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第一节 聚氨酯简介 | 第10-12页 |
1 聚氨酯的定义 | 第10页 |
2 聚氨酯产品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国内聚氨酯生产状况 | 第12-14页 |
1 国内聚氨酯的形成 | 第12页 |
2 国内MDI生产现状 | 第12-14页 |
第三节 聚氨酯原料 | 第14-19页 |
1 异氰酸酯 | 第14-17页 |
·MDI系列产品 | 第14-15页 |
·TDI | 第15页 |
·IPDI | 第15页 |
·HDI | 第15-16页 |
·HMDI | 第16页 |
·NDI | 第16-17页 |
2 多元醇 | 第17-19页 |
·聚醚多元醇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通用聚醚多元醇 | 第18页 |
·特殊聚醚多元醇 | 第18-19页 |
·聚酯多元醇 | 第19页 |
·聚四氢呋喃二醇 | 第19页 |
·聚己内酯多元醇 | 第19页 |
第四节 MDI制造工艺概述 | 第19-22页 |
1 苯胺、甲醛缩合制多胺 | 第19-20页 |
2 多胺光气化制粗MDI | 第20页 |
3 粗MDI分离制备纯MDI和聚合MDI | 第20-22页 |
第五节 异氰酸酯的基本化学反应 | 第22-24页 |
1 异氰酸酯与羟基反应生产氨基甲酸酯 | 第22页 |
2 异氰酸酯和水反应生成脲和二氧化碳 | 第22-23页 |
3 异氰酸酯和胺反应生产脲 | 第23页 |
4 异氰酸酯和氨基甲酸酯反应生成脲基甲酸酯 | 第23页 |
5 异氰酸酯和脲反应生成缩二脲 | 第23页 |
6 异氰酸酯的二聚反应 | 第23-24页 |
7 炭化二亚胺生产反应 | 第24页 |
8 异氰酸酯的三聚反应 | 第24页 |
第六节 本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 第26-65页 |
第一节 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检测项目概述 | 第26-28页 |
1 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产品理化性能要求 | 第26-27页 |
2 常规项目检测原理 | 第27-28页 |
·外观的测定 | 第27页 |
·异氰酸根(-NCO)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粘度的测定 | 第27页 |
·酸度的测定 | 第27页 |
·水解氯含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密度的测定 | 第28页 |
第二节 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常规检测项目改进 | 第28-46页 |
1 异氰酸根(-NCO)含量的改进 | 第28-33页 |
·改进方向 | 第28页 |
·国标和改进方法比对报告 | 第28-33页 |
2 粘度的改进 | 第33-41页 |
·改进方向 | 第33页 |
·影响因素讨论 | 第33-41页 |
3 酸度的改进 | 第41-46页 |
·改进方向 | 第41-42页 |
·国标和改进方法的比对报告 | 第42-46页 |
第三节 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新检测项目 | 第46-65页 |
1 铁含量 | 第47-49页 |
·检测项目建立意义 | 第47页 |
·分析原理 | 第47页 |
·试剂和设备 | 第47-48页 |
·分析步骤 | 第48-49页 |
·结果计算与表示 | 第49页 |
2 测色 | 第49-56页 |
·检测项目建立意义 | 第49-50页 |
·分析原理 | 第50-54页 |
·试剂和设备 | 第54页 |
·分析步骤 | 第54-55页 |
·结果计算与表示 | 第55-56页 |
3 发泡试验 | 第56-65页 |
·检测项目建立意义 | 第56-57页 |
·发泡速率 | 第57-58页 |
·发泡倍率 | 第58-60页 |
·发泡反应活性 | 第60-62页 |
·发泡熟化性能 | 第62-63页 |
·发泡压缩强度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