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P2P即时通讯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即时通讯研究现状第9-11页
     ·P2P技术研究现状第11-14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组织结构第14-15页
第2章 基于P2P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第15-24页
   ·P2P网络简介第15-17页
     ·P2P网络VS传统网络第15-16页
     ·P2P网络拓扑结构第16-17页
   ·即时通讯系统功能描述第17-18页
   ·系统总体设计第18-20页
     ·系统通讯框架设计第18页
     ·服务器功能设计第18-19页
     ·客户端功能设计第19-20页
   ·系统工作流程第20-23页
     ·服务器工作流程第20-22页
     ·客户端工作流程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P2P网络通讯技术第24-43页
   ·NAT类型简介第24-30页
     ·NAT工作原理第25页
     ·NAT的分类第25-26页
     ·NAPT的映射策略第26-30页
   ·NAT对P2P通讯的影响第30页
   ·穿越NAT方案的研究第30-36页
     ·视频通讯穿越NAT技术第30-32页
     ·P2P通讯穿越NAT技术第32-36页
   ·防火墙技术第36-39页
     ·防火墙的分类第36-38页
     ·穿越防火墙技术第38-39页
   ·多媒体通讯技术第39-42页
     ·视频通讯编码标准第39-41页
     ·音频通讯编码标准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P2P网络安全信任模型第43-51页
   ·现有P2P网络安全信任模型分析第43-44页
   ·基于推荐机制和惩罚机制的模型第44-46页
     ·本地信任第44-45页
     ·推荐信任第45页
     ·全局信任第45-46页
     ·基于反馈的信任评估机制第46页
   ·仿真实验第46-50页
     ·第一类实验结果分析第47-49页
     ·第二类实验结果分析第49-50页
   ·实验结论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基于P2P即时通讯系统的实现第51-61页
   ·服务器主要技术的实现第51-52页
     ·连接稳定性第51页
     ·同步对象第51-52页
   ·客户端主要技术的实现第52-60页
     ·STUN穿越NAT方案第52-54页
     ·多线程技术及P2P信任模型的应用第54-58页
     ·P2P视频通讯的实现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件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内容单元的网页解析与内容提取
下一篇:扫描型网络蠕虫的仿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