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概序 | 第10页 |
·金刚石工具金属胎体材料的组成 | 第10-11页 |
·骨架相金属粉末 | 第10-11页 |
·辅助骨架相金属粉末 | 第11页 |
·粘结相金属粉末 | 第11页 |
·国内外金刚石工具用金属胎体粉末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有研粉末新材料有限公司 YHJ预合金粉 | 第12-13页 |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ollow预合金粉 | 第13页 |
·Eurotungstene 公司NEXT预合金粉 | 第13-14页 |
·Dr.Fritsch公司Diabase预合金粉末 | 第14-15页 |
·Umicore公司Cobalite系列预合金粉末 | 第15-16页 |
·金属胎体粉末的主要生产方法 | 第16-21页 |
·雾化法 | 第16-18页 |
·机械合金化法 | 第18-19页 |
·羰基物热离解法 | 第19-20页 |
·电解法 | 第20页 |
·沉淀法 | 第20-21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Ni-Co合金粉末的制备 | 第23-33页 |
·引言 | 第23页 |
·实验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 第23-24页 |
·沉淀方法的选择 | 第23页 |
·沉淀剂的选取 | 第23-24页 |
·镍钴盐的选择 | 第24页 |
·实验设备 | 第24-26页 |
·电热恒温水浴锅 | 第24页 |
·实验室用pH计 | 第24-25页 |
·电动搅拌机 | 第25页 |
·抽滤器 | 第25页 |
·真空干燥箱 | 第25页 |
·水平管状推杆式炉 | 第25-26页 |
·Ni-Co合金粉的制备 | 第26-29页 |
·共沉淀反应机理 | 第26-28页 |
·共沉淀前驱体的制备 | 第28-29页 |
·前驱体的后续处理 | 第29页 |
·共沉淀前驱体的表征 | 第29-31页 |
·共沉淀前驱体的热重—差热分析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工艺因素对Ni-Co合金粉末特性的影响 | 第33-49页 |
·引言 | 第33页 |
·分析测试方法及标准 | 第33-34页 |
·反应液pH值的影响 | 第34-36页 |
·对粉末收得率的影响 | 第34页 |
·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34-36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反应温度对收得率的影响 | 第36页 |
·反应温度对粉末费氏粒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浓度的影响 | 第38-41页 |
·浓度对粉末粒度的影响 | 第38-40页 |
·浓度对合金粉末松装密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加料方式的影响 | 第41-43页 |
·煅烧—还原工艺因素对粉末特性的影响 | 第43-47页 |
·煅烧温度的影响 | 第43-46页 |
·还原温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热压Ni-Co合金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第49-62页 |
·引言 | 第49页 |
·Ni-Co合金粉的表征 | 第49-52页 |
·Ni-Co合金粉物相分析 | 第49-51页 |
·Ni-Co合金粉的物理参数 | 第51-52页 |
·Ni-Co合金粉末的热压 | 第52-54页 |
·Ni-Co合金粉末热压方案 | 第52页 |
·Ni-Co合金粉热压工艺 | 第52-54页 |
·合金性能测试手段及方法 | 第54-55页 |
·合金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第55-61页 |
·合金显微组织观察 | 第55-56页 |
·合金相对密度、硬度与热压温度的关系 | 第56-57页 |
·抗弯强度与热压温度的关系 | 第57-59页 |
·合金断口形貌分析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Ni-Co合金粉末在薄壁金刚石钻头中的应用 | 第62-69页 |
·引言 | 第62页 |
·含金刚石复合烧结体的力学性能 | 第62-64页 |
·实验方案 | 第62页 |
·复合体的力学性能 | 第62-64页 |
·钻切实验 | 第64-68页 |
·实验方案 | 第64-65页 |
·钻头制备工艺流程 | 第65页 |
·实验条件 | 第65-6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