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信息检测系统的研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经络穴位诊断法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2章 经络理论研究现状与经络穴位诊法机理 | 第14-20页 |
·引言 | 第14页 |
·经络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经络现象 | 第14-15页 |
·循经感传现象 | 第15-16页 |
·经穴皮肤电阻抗特性 | 第16-20页 |
·经穴皮肤结构及阻抗 | 第16-17页 |
·经穴皮肤等效电路模型 | 第17-18页 |
·经络线低阻抗原因 | 第18-20页 |
第3章 经络信息检测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20-34页 |
·引言 | 第20页 |
·技术指标及硬件总体设计 | 第20-21页 |
·技术指标 | 第20页 |
·硬件总体设计 | 第20-21页 |
·PIC16F873 单片机及外围电路 | 第21-24页 |
·微处理器的选择 | 第22页 |
·单片机外围电路 | 第22-24页 |
·穴位探测电路 | 第24-25页 |
·穴位探测的基本原理 | 第24页 |
·测量探头的设计 | 第24-25页 |
·基本实验方法 | 第25页 |
·前置放大电路 | 第25-27页 |
·电源和升压电路 | 第27-28页 |
·USB 接口电路 | 第28-33页 |
·USB 的通信协议 | 第28-31页 |
·USB 接口电路设计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经络信息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34-41页 |
·引言 | 第34页 |
·单片机程序设计 | 第34-36页 |
·控制器的主程序 | 第34-35页 |
·中断子程序 | 第35-36页 |
·主机程序设计 | 第36-40页 |
·主机程序设计和框架 | 第37-38页 |
·利用ADO 技术访问数据库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仪器调试与临床实验 | 第41-47页 |
·引言 | 第41页 |
·标定的基本思路 | 第41页 |
·实验过程 | 第41-46页 |
·计算放大倍数β | 第41-42页 |
·电阻模拟人体实验 | 第42-44页 |
·临床实验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1 经络信息检测系统整体图 | 第52-53页 |
附录2 信息录入界面 | 第53-54页 |
附录3 测量界面 | 第54-55页 |
附录4 病例报告单 | 第55-56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56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56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