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与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的相关性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
摘要 | 第1页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1-22页 |
一. 古代文献研究 | 第11-15页 |
1. 前人对“心血”和心血瘀阻证的认识 | 第11-12页 |
2. 中医情志理论的提出与完善 | 第12-13页 |
3. 中医古朴的个性特征学说 | 第13-14页 |
4. 古代关于情志因素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 第14-15页 |
二. 现代文献探讨 | 第15-20页 |
1. 冠心痛心血瘀阻证的初步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2. 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3. 中医情志理论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的相关性研究 | 第18-20页 |
三. 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2-4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22-24页 |
(一) 病例的选择 | 第22-23页 |
(二) 临床资料 | 第23-24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24-41页 |
(一)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与个性特征相关性的研究 | 第24-27页 |
1. 研究工具 | 第2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3. 结果 | 第25-26页 |
4. 讨论 | 第26-27页 |
(二)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与心理状态相关性的研究 | 第27-37页 |
1. 研究工具 | 第27-2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3. 结果 | 第29-34页 |
4. 讨论 | 第34-37页 |
(三) 相关性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37-41页 |
1. 研究对象 | 第3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3. 结果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41-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