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第一部分 网络银行的一般理论 | 第8-12页 |
1 网络银行的基本概念 | 第8页 |
2 网络银行的发展历史 | 第8-10页 |
·计算机辅助银行管理阶段 | 第8-9页 |
·银行电子化或金融信息化阶段 | 第9页 |
·网络银行阶段 | 第9-10页 |
3 电子商务与银行业的关系 | 第10页 |
4 网络银行快速发展的原因 | 第10-12页 |
·日益激烈的竞争是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动力 | 第10-11页 |
·愈趋成熟的网络技术是网络银行发展的物质基础 | 第11页 |
·不断壮大的网络用户是网络银行发展的有力保证 | 第11-12页 |
第二部分 网络宅艮行的经济学评述 | 第12-17页 |
1 网络银行对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的分析 | 第12-13页 |
·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商业银行的生存基石发生动摇 | 第12页 |
·网络银行的发展使商业银行的经营制度发生变迁 | 第12页 |
·网络银行的发展使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发生变迁 | 第12页 |
·网络银行的发展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制度发生变迁 | 第12-13页 |
2 网络银行外部性与服务的规模经济分析 | 第13-14页 |
·网络银行外部性 | 第13页 |
·网络银行服务的规模经济 | 第13-14页 |
3 网络银行服务的定价理论与定价策略分析 | 第14-15页 |
·网络银行服务的定价理论 | 第14页 |
·网络银行服务的定价策略 | 第14-15页 |
4 网络银行的竞争优势分析 | 第15-17页 |
·网络银行的成本型竞争优势 | 第15-16页 |
·网络银行的差异型竞争优势 | 第16页 |
·网络银行的目标聚集型竞争优势 | 第16页 |
·网络银行的产业集聚优势 | 第16-17页 |
第三部分 国外网络银行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17-24页 |
1 北美的网络银行发展 | 第17-18页 |
·美国 | 第17-18页 |
·加拿大 | 第18页 |
2 欧洲的网络银行发展 | 第18-19页 |
3 亚太地区的网络银行发展 | 第19-21页 |
·日本 | 第20页 |
·香港 | 第20-21页 |
·台湾 | 第21页 |
·新加坡 | 第21页 |
·澳大利亚 | 第21页 |
4 国外网络银行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1-24页 |
·信息时代大银行的发展趋势--网络银行 | 第22页 |
·小银行服务要强调金融服务特色化 | 第22页 |
·要重视网络人才的培养 | 第22页 |
·要重视网络银行业务的技术保证 | 第22-23页 |
·要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建立服务品牌,制定具有竞争性的营销战略 | 第23-24页 |
第四部分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思路 | 第24-30页 |
1 我国银行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概述 | 第24页 |
2 我国网络银行的兴起与现状 | 第24-25页 |
3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评价与比较 | 第25-26页 |
·招商银行--居国内领先水平 | 第25页 |
·中国银行--高起点、高标准 | 第25-26页 |
·中国建设银行--突出B to C业务 | 第26页 |
·各个网络银行业务比较 | 第26页 |
4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思路 | 第26-30页 |
·法规不完善和对策思路 | 第27页 |
·技术落后和对策思路 | 第27-28页 |
·信用风险和对策思路 | 第28页 |
·管理操作性风险和对策思路 | 第28-29页 |
·网络安全风险和对策思路 | 第29-30页 |
第五部分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发展前景 | 第30-37页 |
1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决定因素 | 第30-32页 |
·网络基础设施 | 第30-31页 |
·网络经济成熟程度 | 第31页 |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模式和发展程度 | 第31-32页 |
·银行经营和竞争战略 | 第32页 |
·金融监管及相关政策法规 | 第32页 |
2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前景 | 第32-37页 |
·业务功能逐步扩大完善,各银行之间出现侧重点差异和专业化品牌 | 第32-33页 |
·银行之间以及与非银行机构之间合作加强 | 第33页 |
·安全技术逐步成熟,经营思想和操作模式不断改变 | 第33页 |
·用作网上支付的电子货币形式有新发展 | 第33-34页 |
·服务界面多样化,手机银行显魅力 | 第34页 |
·金融监管不断规范,国际协作得到加强 | 第34-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