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 第18-19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19-25页 |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相关概念 | 第22-25页 |
第3章 黔江区实证研究 | 第25-41页 |
·黔江区概况 | 第25-28页 |
·黔江区人口及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 第28-32页 |
·黔江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必要性分析 | 第32-35页 |
·黔江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行性 | 第35-38页 |
·黔江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案 | 第38-41页 |
第4章 建设用地挂钩指标跨区域流转的价值研究 | 第41-55页 |
·建设用地挂钩指标界定 | 第41页 |
·目前我国建设用地指标落地中面临的问题 | 第41-42页 |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价值评价 | 第42-46页 |
·区域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价值研究 | 第46-55页 |
第5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对策措施 | 第55-59页 |
·保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充裕 | 第55页 |
·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 第55页 |
·拓展融资渠道,加强资金的管理 | 第55-56页 |
·加强宣传教育 | 第56页 |
·加强村镇的规划建设 | 第56页 |
·运用先进的技术 | 第56-57页 |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建立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机制 | 第57页 |
·转变政府职能 | 第57-59页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9-61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