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电压恢复器的锁相与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电能质量问题概述 | 第14-15页 |
·电能质量概念 | 第14页 |
·电能质量问题的分类 | 第14-15页 |
·电压跌落 | 第15-18页 |
·电压跌落产生的原因 | 第16页 |
·电压跌落的危害 | 第16-18页 |
·电压跌落的抑制方式 | 第18页 |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8-20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工作原理与拓扑结构研究 | 第21-29页 |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 第21页 |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各种拓扑结构的比较 | 第21-25页 |
·无储能单元的拓扑结构 | 第22-23页 |
·有储能单元的拓扑结构 | 第23-25页 |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各种逆变结构的比较 | 第25-29页 |
第三章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锁相方法研究 | 第29-53页 |
·概述 | 第29页 |
·动态电压恢复器对锁相方法的基本要求 | 第29-30页 |
·开环锁相方法 | 第30-32页 |
·基于低通滤波器(LPF)的锁相方法 | 第30页 |
·基于空间矢量滤波器(SVF)的锁相方法 | 第30-31页 |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的锁相方法 | 第31页 |
·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WLSE)的锁相方法 | 第31-32页 |
·闭环锁相方法 | 第32-50页 |
·硬件锁相 | 第32-33页 |
·基于自适应原理的软件锁相方法 | 第33-36页 |
·传统的单同步坐标系软件锁相方法 | 第36-41页 |
·基于对称分量法的单同步坐标系软件锁相方法 | 第41-44页 |
·基于双同步坐标系的解祸软件锁相方法 | 第44-50页 |
·DDSRF-SPLL的建模与控制系统设计 | 第50-53页 |
第四章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 第53-75页 |
·概述 | 第53-54页 |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数学模型 | 第54页 |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前馈控制策略 | 第54-57页 |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双环复合控制策略 | 第57-60页 |
·动态电压恢复器双环复合控制策略的控制系统设计 | 第60-67页 |
·电流内环调节器及其设计 | 第60-63页 |
·电压外环调节器及其设计 | 第63-67页 |
·仿真实验分析 | 第67-75页 |
·采用前馈控制策略的仿真实验分析 | 第67-70页 |
·采用双环复合控制策略的仿真实验分析 | 第70-75页 |
第五章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系统设计及实验分析 | 第75-91页 |
·本文采用的系统结构 | 第75-79页 |
·电网电压模拟实验平台 | 第75页 |
·动态电压恢复器实验平台 | 第75-79页 |
·控制系统硬软件设计 | 第79-84页 |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79-81页 |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81-8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4-91页 |
·逆变器独立运行实验结果分析 | 第84-86页 |
·锁相环实验结果分析 | 第86-87页 |
·动态电压恢复器实验结果分析 | 第87-9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总结 | 第91页 |
·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97页 |
附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