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与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日本明立精仪的主动隔振技术研究 | 第12-13页 |
| ·美国Newport公司研制的VH系列防震平台 | 第13页 |
| ·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 | 第13-14页 |
| ·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研制的HCM-I亚微米超精密车床 | 第14页 |
| ·香港理工大学噪声消除与控制研究中心 | 第14-15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主动隔振系统结构设计 | 第16-30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被动隔振系统结构 | 第16-18页 |
| ·主动隔振的驱动元件 | 第18-29页 |
| ·音圈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19页 |
| ·音圈电机的结构、分类及应用 | 第19-20页 |
| ·音圈电机的工作状态及选型分析 | 第20-21页 |
| ·音圈电机的安装 | 第21-23页 |
| ·音圈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23-25页 |
| ·直线音圈电机数学模型 | 第25-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主动隔振控制算法、仿真及分析 | 第30-44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直线音圈电机速度控制模型 | 第30-40页 |
| ·速度控制模型 | 第30-31页 |
| ·控制器参数设计与控制效果 | 第31-33页 |
| ·单自由度Y轴竖直方向定位平台隔振系统 | 第33-34页 |
| ·机电耦合系统传递函数 | 第34-40页 |
| ·BP神经网络算法 | 第40-43页 |
| ·试验振动噪声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 | 第40-42页 |
| ·BP主动控制算法MATLAB仿真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振动信号测试系统及实验、分析 | 第44-56页 |
| ·基于虚拟仪器的振动信号测试系统 | 第44-48页 |
| ·传感器的选择 | 第44页 |
| ·虚拟仪器的工作特点 | 第44-45页 |
|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 第45-46页 |
| ·振动信号分析处理 | 第46页 |
| ·检测软件结构功能 | 第46-47页 |
| ·显示面板设计 | 第47-48页 |
| ·被动隔振系统实验及分析 | 第48-52页 |
| ·空气弹簧不充气状态振动测量实验 | 第48-50页 |
| ·空气弹簧充气后振动测量实验 | 第50-51页 |
| ·不使用变频器的恒温控制振动测量实验分析 | 第51-52页 |
| ·振动干扰解决措施 | 第52-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6-58页 |
| ·课题总结 | 第56页 |
| ·展望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