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棉光合及生理生化特性及与产量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棉花生育特性研究 | 第11-12页 |
·氮、磷、钾在棉株各器官的分配特点及与产量的关系 | 第12-13页 |
·氮、磷、钾在棉株各器官的分配特点 | 第12页 |
·不同的施氮水平与棉花产量的关系 | 第12页 |
·不同的施磷水平与棉花产量的关系 | 第12-13页 |
·不同的施钾水平与棉花产量的关系 | 第13页 |
·棉花主要抗氧化酶的研究 | 第13-17页 |
·棉花SOD、POD和CAT酶活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在不同生育期时SOD、POD和CAT活性的变化 | 第14页 |
·在不同品种中SOD、POD和CAT活性的变化 | 第14-15页 |
·逆境对SOD、POD和CAT活性影响 | 第15-16页 |
·棉花MDA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 | 第17-18页 |
·不同品种间叶绿素含量 | 第17页 |
·不同节位不同叶龄叶片叶绿素含量 | 第17-18页 |
·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 | 第18页 |
·棉花光合特性 | 第18-20页 |
·棉花光合性能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棉花光合特性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研究 | 第19-20页 |
·影响棉花生长发育环境因子的研究 | 第20-21页 |
2. 引言 | 第21-23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供试材料 | 第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3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3-25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48页 |
·彩色棉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分析 | 第26-30页 |
·单铃体积的变化 | 第26页 |
·棉籽重量的变化 | 第26-27页 |
·单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 | 第27-28页 |
·单株生殖器官干物质重比较 | 第28-29页 |
·单株营养器官干物质重比较 | 第29-30页 |
·单株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干物质重比值的比较 | 第30页 |
·彩色棉氮、磷、钾养分积累动态及其模拟 | 第30-32页 |
·彩色棉光合特性研究 | 第32-41页 |
·叶片叶绿素(a+b)含量分析 | 第32-33页 |
·叶片叶绿素a以及叶绿素b含量分析 | 第33-34页 |
·叶片叶绿素a/b含量分析 | 第34-35页 |
·叶面积系数比较 | 第35-36页 |
·叶比重(SLW)比较 | 第36-37页 |
·功能叶光合速率(Pn)比较 | 第37页 |
·功能叶光合特性的比较 | 第37-38页 |
·盛花期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 | 第38-39页 |
·盛花期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 | 第39-40页 |
·盛花期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 | 第40页 |
·盛花期叶片细胞间隙CO_2浓度日变化 | 第40-41页 |
·彩色棉功能叶抗氧化酶活性研究 | 第41-44页 |
·功能叶MDA含量的比较 | 第41-42页 |
·功能叶SOD酶活性比较 | 第42-43页 |
·功能叶CAT活性比较 | 第43-44页 |
·功能叶POD活性比较 | 第44页 |
·彩色棉产量性状分析 | 第44-48页 |
·产量性状比较 | 第44-45页 |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 第45-46页 |
·干物质、光合因子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 第46-48页 |
5. 讨论 | 第48-53页 |
·彩色棉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 | 第48页 |
·彩色棉氮、磷、钾含量变化动态 | 第48-49页 |
·彩色棉光合特性 | 第49-51页 |
·彩色棉抗氧化酶活性 | 第51-52页 |
·彩色棉产量性状 | 第52-53页 |
6. 结论 | 第53-55页 |
·彩色棉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 | 第53页 |
·彩色棉氮、磷、钾含量变化动态 | 第53页 |
·彩色棉光合特性 | 第53页 |
·彩色棉抗氧化酶活性 | 第53页 |
·彩色棉产量性状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