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火灾灾后结构鉴定与加固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3-18页 |
·升温及温度场研究状况 | 第14-17页 |
·钢筋混凝土材料在高温下和高温后力学性能研究状况 | 第17页 |
·结构和构件在高温下与高温后力学性能的研究 | 第17-18页 |
·文章内容安排 | 第18页 |
第二章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受损程度的检测与鉴定 | 第18-30页 |
·火灾后建筑结构的评估与修复程序 | 第18-19页 |
·现场调查及火灾温度判定 | 第19-23页 |
·现场调查 | 第19-20页 |
·火灾温度的判定 | 第20-23页 |
·火灾后材料及结构性能的检测 | 第23-28页 |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 | 第24-27页 |
·钢筋强度的测定 | 第27页 |
·混凝土构件变形测量和结构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火灾后结构受损程度的综合鉴定 | 第28-30页 |
·火灾后结构损伤程度的分析依据 | 第28页 |
·火灾后结构损伤等级的评定标准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剩余承载力计算 | 第30-40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灾下的极限状态 | 第31页 |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剩余承载力计算 | 第31-38页 |
·受火构件截面特征参数计算 | 第32-33页 |
·单筋矩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第33-36页 |
·双筋矩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第36-37页 |
·矩形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 第37-38页 |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剩余承载力计算 | 第38-40页 |
·矩形截面轴心受压柱 | 第38-39页 |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 | 第40-44页 |
·常用的直接加固法 | 第40-41页 |
·常用的间接加固法 | 第41-42页 |
·修复加固方案选择 | 第42-43页 |
·修复加固施工顺序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 第44-75页 |
·工程概况及委托原因 | 第44页 |
·火灾现场检测与鉴定结果 | 第44-64页 |
·火灾后的现场调查 | 第44-46页 |
·现场检测内容、依据及检测仪器 | 第46页 |
·现场检测结果 | 第46-58页 |
·技术检测结果分析及鉴定情况 | 第58-64页 |
·鉴定结论 | 第64页 |
·修复加固方案的确定 | 第64-65页 |
·修复加固的基本原则 | 第64-65页 |
·按构件损伤等级确定修复加固方案 | 第65页 |
·结构修复加固方案 | 第65-75页 |
·修复设计总体方案 | 第65-66页 |
·结构修复设计原则 | 第66页 |
·结构加固设计方案 | 第66-75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