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水相分散法制备亲水聚合物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分散聚合第14页
   ·聚丙烯酰胺第14-20页
     ·聚丙烯酰胺的制造工艺第15-16页
     ·水相分散聚合体系的组成第16-18页
     ·聚丙烯酰胺的应用第18-20页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第20-23页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的温敏性第20-21页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微凝胶的合成第21-22页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微凝胶的应用第22-23页
   ·PVC膜的表面改性方法第23-25页
   ·PEO对材料表面的改性及其共聚物的抗蛋白吸附性能第25-26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26-28页
     ·线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第26页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NIAM-PEG)微凝胶的合成第26-27页
     ·PNIPAM-PEG微凝胶与疏水材料共混及其对材料性质的研究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2页
第二章 水相分散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酰胺第32-41页
   ·前言第32页
   ·原料与仪器第32-34页
     ·实验原料第32-33页
     ·实验仪器第33-34页
   ·实验方法第34-36页
     ·用水相分散法合成聚丙烯酰胺第34页
     ·聚丙烯酰胺粘均相对分子量的测定第34-35页
     ·聚丙烯酰胺转化率的测定第35页
     ·水-乙二醇-硫酸铵相图的测定第35-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0页
     ·乙醇水溶液中用分散聚合制备聚丙烯酰胺均聚物第36页
     ·硫酸铵溶液中用分散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酰胺均聚物第36-38页
     ·乙二醇-水-硫酸铵三相图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第三章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微凝胶的合成与表征第41-54页
   ·前言第41页
   ·原料与仪器第41-43页
     ·实验原料第41-42页
     ·实验仪器第42-43页
   ·实验方法第43-44页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微凝胶的合成第43-44页
     ·PNIPAM-PEG微凝胶结构单元比例的测定第44页
     ·PNIPAM-PEG微凝胶温敏性的测定第44页
     ·PNIPAM-PEG微凝胶粒径及电泳迁移率的测定第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52页
     ·PEG大分子单体分子量的影响第44-45页
     ·交联剂的影响第45页
     ·PNIPAM-PEG微凝胶结构单元组成第45-47页
     ·PEG-2080的用量对微凝胶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第47-49页
     ·PEG-2080的用量对微凝胶温敏转变行为的影响第49-51页
     ·PEG-2080的用量对微凝胶电泳迁移率的影响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第四章 疏水塑料表面生物相容性改性第54-65页
   ·前言第54页
   ·原料与仪器第54-55页
     ·实验原料第54-55页
     ·实验仪器第55页
   ·实验方法第55-56页
     ·PVC/PS与微凝胶共混膜的制备第55-56页
     ·PVC/PS与微凝胶共混膜接触角度测定第56页
     ·膜的抗蛋白吸附实验第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3页
     ·膜的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第56-57页
     ·膜的亲水性与微凝胶的加入量及粒径的关系第57-59页
     ·PNIPAM-PEG微凝胶与PVC共混膜的表面形态第59-61页
     ·PNIPAM-PEG微凝胶-PVC膜的抗蛋白质吸附性的测试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5页
全文总结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68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68-69页
附件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PN的Multi-Agent调度系统建模与仿真
下一篇:江西省靖安县森林经营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