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长江水沙环境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及栖息地数值模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36页
   ·概述第11-14页
   ·长江鱼类资源状况第14-23页
     ·中华鲟第19-21页
     ·四大家鱼第21-23页
   ·长江鱼类栖息地状况第23-29页
     ·中华鲟的栖息地第25-28页
     ·四大家鱼的栖息地第28-29页
   ·水生态模型研究评述第29-33页
     ·生态毒理模型第30页
     ·水质生态模型第30-32页
     ·河流栖息地生态模型第32-33页
   ·论文主要工作第33-36页
第2章 水利工程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及治理第36-61页
   ·水利工程建设现状第36-38页
   ·水利工程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第38-51页
     ·河道栖息地被阻隔第38-41页
     ·江湖连通度降低第41-48页
     ·水文、泥沙规律发生改变第48-49页
     ·水温和水质条件发生改变第49-51页
   ·河流综合管理第51-60页
     ·修建过鱼设施,减轻阻隔的影响第52-53页
     ·增加河水在陆地上的流动时间第53-58页
     ·提高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和连通度第58-59页
     ·水文过程的调节实现防洪发电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3章 水沙污染对长江中下游鱼类的影响第61-88页
   ·本章引论第61-62页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62-66页
     ·样品的采集第62-63页
     ·样品的预处理与测定第63-66页
   ·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6-82页
     ·水体质量及评价第66-73页
     ·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及质量评价第73-78页
     ·长江中下游鱼体重金属含量及评价第78-82页
   ·水沙污染对鱼类的影响研究第82-86页
     ·生存环境对鱼体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82-85页
     ·重金属沿食物链的传递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4章 栖息地适合度模型与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第88-120页
   ·本章引论第88-89页
   ·栖息地适合度模型基本概念第89-92页
     ·栖息地概念第89页
     ·关键因子的选取第89-90页
     ·栖息地适合度曲线第90页
     ·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第90-92页
   ·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的控制方程第92-102页
     ·直角坐标下的二维水沙模型方程第92-95页
     ·贴体坐标系下二维水沙模型方程第95-97页
     ·二维水沙控制方程的修正第97-101页
     ·定解条件第101-102页
   ·模型中有关问题的处理第102-106页
     ·动边界处理技术第102-103页
     ·悬移质含沙量垂线分布第103-104页
     ·非均匀沙水流挟沙力第104-105页
     ·非均匀沙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第105-106页
     ·恢复饱和系数第106页
   ·二维水沙基本方程的离散及求解第106-118页
     ·通用形式的控制方程第106-110页
     ·交错网格的布设第110-111页
     ·通用控制方程的离散第111-112页
     ·通用控制方程的求解及收敛标准第112-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5章 中华鲟栖息地适合度模型及应用第120-144页
   ·本章引论第120页
   ·中华鲟栖息地适合度模型方程第120-124页
   ·中华鲟栖息地适合度方程验证第124-126页
   ·二维水沙模型验证第126-138页
     ·水位、流速验证第126-135页
     ·不同排放情况下中性悬浮质浓度分布验证第135-137页
     ·河床冲淤计算第137-138页
   ·栖息地适合度模型应用第138-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第6章 四大家鱼栖息地适合度模型及应用第144-164页
   ·本章引论第144页
   ·“四大家鱼”栖息地适合度方程第144-149页
   ·一维水流数学模型及解法第149-151页
     ·基本方程第149页
     ·计算方法第149-151页
     ·有关问题的处理第151页
   ·“四大家鱼”栖息地适合度模型验证第151-156页
     ·“四大家鱼”栖息地适合度方程验证第151-154页
     ·一维水流模型验证第154-156页
   ·“四大家鱼”栖息地适合度模型应用第156-163页
   ·本章小结第163-164页
第7章 结论和展望第164-167页
   ·研究结论第164-166页
   ·研究展望第166-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85页
致谢第185-186页
附录A 长江中下游采集的鱼样种类及生活习性第186-19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水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