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符号表 | 第9-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 ·离心式压气机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4-21页 |
| ·国外研究历程 | 第14-16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6-19页 |
| ·高负荷双级离心压气机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多级离心式压气机一维设计模型 | 第22-43页 |
| ·引言 | 第22-23页 |
| ·单级离心式压气机一维设计模型 | 第23-32页 |
| ·特征截面模型 | 第23-32页 |
| ·叶轮入口计算 | 第24-25页 |
| ·叶轮出口计算 | 第25-28页 |
| ·无叶扩压器的计算 | 第28-30页 |
| ·叶片扩压器入口计算 | 第30页 |
| ·扩压器出口计算 | 第30-32页 |
| ·损失模型 | 第32页 |
| ·对单级离心压气机一维设计模型的改进 | 第32-37页 |
| ·叶轮入口马赫数的修正 | 第33-34页 |
| ·滑移系数的核算和对叶轮出口参数的修正 | 第34-37页 |
| ·一维设计模型的验证 | 第37-38页 |
| ·多级离心压气机一维设计模型开发 | 第38-42页 |
| ·弯道和回流器设计模块 | 第38-40页 |
| ·压比分配算法 | 第40页 |
| ·参数优化算法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离心压气机叶片造型技术 | 第43-59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直纹面造型方法 | 第43-47页 |
| ·直纹面及其特点 | 第44-46页 |
| ·直纹面造型的数学关系式 | 第46-47页 |
| ·直纹面造型流程 | 第47-49页 |
| ·数据输入 | 第48-49页 |
| ·计算叶片表面坐标和倾斜角坐标 | 第49页 |
| ·计算叶片的厚度 | 第49页 |
| ·计算在圆锥截面的型面坐标 | 第49页 |
| ·计算在平切面的型面坐标 | 第49页 |
| ·计算叶片钝头前缘小圆 | 第49页 |
| ·造型实例 | 第49-51页 |
| ·在Windows平台上运用OpenGL开发可视化模块 | 第51-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多级离心压气机气动设计平台开发 | 第59-68页 |
| ·引言 | 第59-60页 |
| ·气动设计平台开发 | 第60-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高负荷双级离心压气机气动设计及三维CFD验证 | 第68-86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三维数值模拟方法介绍 | 第68-71页 |
| ·双级离心压气机一维设计 | 第71-72页 |
| ·流道生成和叶片造型 | 第72-73页 |
| ·三维CFD性能验证 | 第73-82页 |
| ·对动静部件匹配的初步计算 | 第82-85页 |
| ·叶轮与扩压器相互作用 | 第82-84页 |
| ·弯道与回流器的相互作用 | 第84-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 ·结论 | 第86-87页 |
| ·展望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