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想--德国汉学家卫礼贤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本文缘起与选题原因 | 第8页 |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8-9页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和预期研究成果 | 第11-14页 |
第2章 卫礼贤生平行状 | 第14-24页 |
·童年、教育和婚姻(1873-1898) | 第14-16页 |
·结缘中国(1899-1924) | 第16-19页 |
·归国后的汉学活动(1925-1930) | 第19-20页 |
·卫礼贤生平著述概览 | 第20-24页 |
第3章 卫礼贤在华活动行迹 | 第24-38页 |
·初到青岛 | 第24-27页 |
·礼贤书院 | 第27-30页 |
·“尊孔文社”和“藏书楼” | 第30-33页 |
·在华其他重要活动 | 第33-38页 |
第4章 卫礼贤与中国名流的交往 | 第38-48页 |
·历史的机遇 | 第38-39页 |
·深厚的情谊 | 第39-42页 |
·卫礼贤与周馥一家四代人的关系渊源 | 第42-44页 |
·学术上的帮助 | 第44-48页 |
第5章 卫礼贤对德国汉学研究的影响 | 第48-60页 |
·卫礼贤的《易经》译本 | 第48-51页 |
·与荣格合著《金华养生密旨》 | 第51-53页 |
·卫礼贤为德国汉学所做的努力 | 第53-55页 |
·卫礼贤的学术地位 | 第55-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附录一: 卫礼贤生平年表 | 第62-63页 |
附录二: 卫礼贤著作简表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