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本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第2章 金融供应链及其违约风险的理论分析 | 第20-34页 |
·金融供应链内涵的界定 | 第20-23页 |
·金融供应链形成的理论依据 | 第23-28页 |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3-24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6页 |
·结构融资理论 | 第26-27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7-28页 |
·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及其评估 | 第28-33页 |
·金融供应链中违约风险的概念 | 第28-29页 |
·评估违约风险的模型及方法 | 第29-32页 |
·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我国金融供应链融资模式的违约风险生成机理 | 第34-45页 |
·我国金融供应链主体结构考察 | 第34-39页 |
·核心企业的选择 | 第35-37页 |
·第三方物流企业(3PL)的准入 | 第37页 |
·商业银行的信贷评审制度 | 第37-39页 |
·我国金融供应链的基本融资模式的主要违约点 | 第39-43页 |
·应收账款担保融资模式违约风险分析 | 第39-40页 |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违约风险分析 | 第40-41页 |
·存货融资模式违约风险分析 | 第41-43页 |
·我国金融供应链融资中的违约风险特征 | 第43-44页 |
·合约关系的复杂性 | 第43页 |
·与供应链整体的联动性 | 第43-44页 |
·评价方式的多重性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我国金融供应链融资中的违约风险综合评价方式设计 | 第45-73页 |
·构建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评价指标 | 第45-50页 |
·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 第46页 |
·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46-50页 |
·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综合评价 | 第50-62页 |
·构造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 第50-51页 |
·确定指标集及相应权重集 | 第51-57页 |
·建立评价样本矩阵 | 第57-58页 |
·确定评价灰类 | 第58-59页 |
·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综合评价 | 第59-62页 |
·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评价案例研究 | 第62-72页 |
·我国医药行业状况简述及公司背景介绍 | 第62-65页 |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 | 第65-70页 |
·一般融资模式下违约风险评价 | 第70-72页 |
·结果比较及分析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供应链融资违约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73-77页 |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供应链融资违约风险防范的措施 | 第73-75页 |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供应链风险管理需关注的问题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