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百合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效应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AM真菌与宿主植物共生的分子机理 | 第13-16页 |
2.AM真菌对植物营养代谢的影响 | 第16-21页 |
·AM真菌与植物氮元素营养 | 第16-18页 |
·AM真菌与植物磷元素营养 | 第18-21页 |
3.AM真菌提高植物的抗旱和抗病能力 | 第21-25页 |
·AM真菌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 | 第21-22页 |
·AM真菌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 第22-25页 |
4.兰州百合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1.实验区概况 | 第27页 |
2.试验设计 | 第27-28页 |
3.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8-30页 |
·兰州百合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 第28页 |
·兰州百合鳞茎生物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兰州百合鳞茎和根中全磷和全氮的测定 | 第29页 |
·兰州百合根际和非根际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 第29-30页 |
4.数据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31-42页 |
1.AM真菌对兰州百合的侵染 | 第31-36页 |
·兰州百合菌根结构 | 第31页 |
·兰州百合菌根侵染率 | 第31-36页 |
2.兰州百合鳞茎生物量 | 第36-37页 |
3.兰州百合鳞茎和根中全磷和全氮的含量 | 第37-39页 |
4.兰州百合根际和非根际磷酸酶活性 | 第39-4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2-48页 |
1.AM真菌对兰州百合的侵染 | 第42-44页 |
·兰州百合菌根结构 | 第42-43页 |
·不同施P水平下AM真菌对根系侵染影响 | 第43页 |
·不同生长时期AM真菌对兰州百合侵染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2.兰州百合鳞茎生物量 | 第44-45页 |
3.兰州百合鳞茎和根中全磷和全氮的含量 | 第45-46页 |
4.兰州百合根际和非根际磷酸酶活性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6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项目资助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