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制动防滑装置论文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CONTENTS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概述汽车安全系统第14-16页
   ·汽车防滑控制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6-19页
     ·汽车制动防抱死 ABS发展现状第16-17页
     ·汽车驱动防滑 ASR发展现状第17-18页
     ·电子稳定装置系统 ESP发展现状第18-19页
   ·ASR发展水平及 ASR系统关键技术和难点第19-21页
     ·ASR的发展水平第19-20页
     ·汽车 ASR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和难点第20-21页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算法的研究第21-22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 ASR工作原理第24-38页
   ·汽车 ASR基本原理第24-28页
     ·汽车 ASR系统的作用第25-26页
     ·汽车 ABS系统的简介第26-27页
     ·ABS和 ASR的关系第27-28页
   ·汽车滑移率和滑转率的定义第28-29页
   ·附着力系数与驱动滑转率的关系第29-31页
   ·ASR系统基本的控制方式第31-34页
     ·发动机转矩调节方式第31-32页
     ·驱动轮制动控制方式第32-33页
     ·差速锁控制方式第33-34页
   ·汽车驱动防滑转控制策略第34-37页
     ·汽车起步及加速初期的防滑转控制策略第34页
     ·汽车中速的防滑转控制策略第34-35页
     ·汽车高速的防滑转控制策略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ABS/ASR集成系统第38-57页
   ·ABS/ASR集成系统结构第38页
   ·ASR系统的关键技术原理特点第38-41页
     ·传感系统第38-40页
     ·电控处理系统第40页
     ·执行系统第40-41页
   ·ABS/ASR集成系统软硬件设计第41-56页
     ·ABS/ASR集成系统软件结构第41-48页
     ·ABS/ASR集成系统硬件设计第48-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模型建立和控制算法的研究第57-75页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第57-60页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算法研究第60-65页
     ·逻辑门限值第60-63页
       ·逻辑门限值控制原理第60-61页
       ·逻辑门限值控制在 ASR系统的应用第61-62页
       ·逻辑门限值控制的关键第62页
       ·逻辑门限值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的优缺点第62-63页
     ·PID控制在 ASR系统的应用第63页
     ·模糊控制第63-65页
       ·模糊控制的特点第63-64页
       ·模糊控制在 ASR系统的应用第64-65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第65-66页
     ·滑模变结构特点第65页
     ·滑模变结构在 ASR的应用原理第65-66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第66-68页
     ·滑动模态的定义及数学表达式第67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定义第67-68页
   ·基于滑模变结构算法 ASR系统的设计研究第68-74页
     ·基于比例切换函数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第70-73页
     ·基于趋近律方法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基于滑模变结构 ASR仿真系统第75-82页
   ·汽车驱动防滑 ASR仿真系统第75-80页
   ·改进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结构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7-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动力成本提升对广东加工贸易的影响
下一篇:C4d在肾移植慢性排斥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