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引言 | 第10-21页 |
| ·口蹄疫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FMD病原生物学 | 第10页 |
| ·FMDV结构 | 第10-11页 |
| ·FMDV的抗原结构 | 第11页 |
| ·FMD的流行病学 | 第11-12页 |
| ·FMDV的感染发病机制 | 第12-13页 |
| ·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DC的起源和分类 | 第13页 |
| ·DC的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 ·DC的抗原提呈功能 | 第14-15页 |
|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 第15页 |
| ·蛋白酶体 | 第15-16页 |
| ·溶酶体 | 第16-17页 |
| ·溶酶体的类型 | 第16页 |
| ·溶酶体具备的主要功能 | 第16-17页 |
|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 第17-18页 |
| ·CD4~+T细胞的活化 | 第17页 |
| ·CD8~+T细胞的活化 | 第17-18页 |
| ·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 | 第18页 |
| ·T细胞辅助分子 | 第18-19页 |
| ·CD4 | 第19页 |
| ·CD8 | 第19页 |
| ·抑制剂 | 第19-20页 |
| ·氯喹 | 第19-20页 |
| ·Lactacystin | 第20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主要试剂及药品 | 第2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 ·实验技术和方法 | 第22-28页 |
| ·小鼠颈浅淋巴结内T细胞的制备 | 第22-24页 |
| ·小鼠颈浅淋巴结内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制备 | 第24-26页 |
| ·构建灭活FMDV荷载DC与CD4~+T细胞/CD8~+T细胞体外共培养系统 | 第26页 |
| ·检测抑制剂对DC处理提呈灭活FMDV抗原途径的影响力 | 第26-28页 |
| 3 结果 | 第28-37页 |
| ·利用信号阻断法制备小鼠淋巴结内CD4~+T细胞和CD8~+T细胞 | 第28-30页 |
| ·ELISA检测体外共培养体系中CD4~+T细胞/CD8~+T细胞IFN-Γ表达的结果 | 第30-35页 |
| ·蛋白酶体和溶酶体在DC提呈灭活FMDV抗原过程中的作用 | 第35-37页 |
| 4 讨论 | 第37-40页 |
| ·利用信号阻断法制备小鼠淋巴结内CD4~+T细胞和CD8~+T细胞 | 第37页 |
| ·体外共培养系统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释放IFN-Γ的情况 | 第37-38页 |
| ·蛋白酶体和溶酶体在DC提呈灭活FMDV抗原过程中的作用 | 第38-40页 |
| 5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 作者简历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附发表论文 | 第49-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