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热电厂2×200MW机组扩建工程经济性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9页 |
| ·概述 | 第7页 |
|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第7-8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8-9页 |
| 第二章 热电厂的热经济性分析 | 第9-22页 |
| ·概述 | 第9页 |
| ·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性分析 | 第9-13页 |
| ·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性 | 第9-10页 |
| ·热电联产的优点 | 第10-11页 |
| ·热电厂主要热经济指标 | 第11-13页 |
| ·热电厂总的热经济指标 | 第11-12页 |
| ·热电厂分项热经济性指标 | 第12-13页 |
| ·热电联产较热电分产的燃料节省 | 第13-15页 |
| ·供热机组的选择 | 第15-22页 |
| ·供热式机组的动力特性简介 | 第15-19页 |
| ·背压式机组的动力特性 | 第15-17页 |
| ·调整抽汽式机组的动力特性 | 第17-18页 |
| ·凝汽-采暖(N-C 型)两用机的动力特性 | 第18-19页 |
| ·供热机组的选型 | 第19-22页 |
| ·供热式机组的选择原则 | 第19-20页 |
| ·供热式汽轮发电机组的临界热化发电比[X]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保定热电厂八期工程 | 第22-37页 |
| ·保定热电厂简介 | 第22页 |
| ·老厂简介 | 第22页 |
| ·八期工程(新厂)概述 | 第22页 |
| ·保定市热、电负荷需求 | 第22-26页 |
| ·热负荷需求 | 第22-24页 |
| ·工业热负荷 | 第22-23页 |
| ·采暖热负荷 | 第23-24页 |
| ·用电负荷需求 | 第24-26页 |
| ·河北南部电网 | 第24-25页 |
| ·保定地区电网现状 | 第25-26页 |
| ·八期工程机组选型与供热方案 | 第26-29页 |
| ·机组的选型 | 第26-27页 |
| ·供热方案 | 第27-29页 |
| ·供热方案 | 第27-28页 |
| ·供热方案的可靠性 | 第28页 |
| ·供热系统 | 第28-29页 |
| ·N200/CC144 型机组简介 | 第29-32页 |
| ·锅炉 | 第29-30页 |
| ·汽轮机 | 第30-31页 |
| ·发电机 | 第31页 |
| ·热力系统 | 第31-32页 |
| ·主蒸汽及旁路系统 | 第31页 |
| ·回热抽汽及回热加热系统 | 第31-32页 |
| ·加热器疏水系统 | 第32页 |
| ·给水系统 | 第32页 |
| ·凝结水系统 | 第32页 |
| ·辅助蒸汽系统 | 第32页 |
| ·补水系统 | 第32页 |
| ·全厂主要的热经济指标 | 第32-35页 |
| ·项目投产后的重要意义 | 第35-37页 |
| ·弥补供热缺口,提高供热质量 | 第35页 |
| ·使电网结构更趋于合理 | 第35页 |
| ·改善地区环境质量 | 第35-36页 |
| ·良好的国民经济效果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 第37-44页 |
| ·投资和经济效益分析 | 第37-39页 |
| ·项目财务评价 | 第37-38页 |
| ·基本参数 | 第37页 |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37-38页 |
|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38-39页 |
| ·评价结果 | 第39页 |
| ·项目的风险分析 | 第39-44页 |
| ·盈亏平衡分析 | 第40-42页 |
| ·成本特性 | 第40页 |
| ·盈亏平衡点产量的计算 | 第40-41页 |
| ·保定热电厂八期工程盈亏平衡分析 | 第41-42页 |
| ·敏感性分析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4页 |
| ·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51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