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薄差低渗透储层地质特征 | 第11-16页 |
·低渗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 | 第11-12页 |
·低渗储层中孔径分布 | 第11页 |
·平均喉道半径与渗透率的关系 | 第11页 |
·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分类 | 第11-12页 |
·低渗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第12-13页 |
·储层非均质性的形成 | 第12页 |
·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 | 第12-13页 |
·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的评价参数 | 第13页 |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田注水开发的影响 | 第13页 |
·低渗储层的裂缝系统 | 第13-14页 |
·低渗储层中裂缝的分类 | 第13-14页 |
·裂缝系统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作用 | 第14页 |
·油田目前的技术现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常用的注入剖面测井方法 | 第16-34页 |
·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 | 第16-18页 |
·同位素示踪法基本原理 | 第16页 |
·解释的基本方法 | 第16-18页 |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 | 第18-21页 |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原理 | 第18-20页 |
·在薄差油层笼统低注入井中的测井效果 | 第20页 |
·对于注入量较高的一类油层注聚井的适用情况 | 第20-21页 |
·对于下分层管柱的注聚井的适用情况 | 第21页 |
·电磁流量测井 | 第21-24页 |
·工作原理 | 第22页 |
·仪器结构 | 第22-23页 |
·电磁流量测井对于一、二类油层注聚井的适用情况 | 第23页 |
·电磁流量测井存在的不足 | 第23-24页 |
·相关流量测井 | 第24-34页 |
·放射性示踪相关测井对高注入、层间距小的注聚井的适用情况 | 第24页 |
·连续示踪相关流量 | 第24-34页 |
第三章 内流式电磁流量测井方法 | 第34-41页 |
·原有测井方法对于薄差层低注入量笼统注聚井适用性分析 | 第34-35页 |
·内流式电磁流量测井方法 | 第35-41页 |
·采用内流式电磁流量测井方法的目的 | 第35页 |
·内流式电磁流量测井的工件原理 | 第35-36页 |
·测量电路参数优选对测井效果的影响 | 第36页 |
·提高集流器可靠性对测井效果的影响 | 第36页 |
·采用集流方式测井的优点及稳定性测试 | 第36-39页 |
·现场试验及资料分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测井方法对比分析 | 第41-46页 |
·内(集)流式电磁流量测井与外流式电磁流量测井方法对比分析 | 第41-43页 |
·内(集)流式电磁流量测井和氧活化测井方法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内(集)流式电磁流量测井和连续相关流量测井方法对比分析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详细摘要 | 第50-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