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总DNA导入水稻突变后代的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8-20页 |
| ·外源DNA 导入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8-17页 |
| ·理论的提出 | 第8-9页 |
| ·外源DNA 导入产生变异的机理 | 第9-11页 |
| ·外源DNA 导入的后代变异及遗传特性 | 第11-13页 |
| ·外源DNA 导入受体的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 ·外源DNA 导入技术的验证 | 第14-16页 |
| ·外源DNA 导入技术的优、缺点 | 第16-17页 |
| ·外源DNA 导入技术应用前景与展望 | 第17页 |
| ·高光效育种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目的意义 | 第18-20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 ·材料 | 第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7页 |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20-21页 |
| ·净光合速率测定 | 第21页 |
| ·RAPD 分析 | 第21-23页 |
| ·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 | 第23-24页 |
| ·酯酶同工酶电泳 | 第24-26页 |
| ·农艺性状分析 | 第26-27页 |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42页 |
|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分析 | 第27-30页 |
| ·净光合速率的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 ·RAPD 分析 | 第32-35页 |
| ·基因组DNA 提取质量的检测 | 第32页 |
| ·RAPD 分析结果 | 第32-35页 |
| ·同工酶电泳分析 | 第35-39页 |
|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 ·酯酶同工酶电泳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 ·农艺性状调查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42-45页 |
| ·玉米总DNA 导入水稻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对RAPD 分析、同工酶电泳结果的讨论 | 第43-44页 |
| ·玉米总DNA 导入水稻引起变异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第44-45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