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 1 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兽药残留与兽药应用 | 第12页 |
| ·兽药残留的主要危害性 | 第12-13页 |
| ·避免兽药残留的措施 | 第13-14页 |
| 2 药代动力学原理 | 第14-15页 |
| 3 喹诺酮类药物简介及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 ·喹诺酮类药物简介 | 第15-16页 |
| ·喹诺酮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16页 |
| ·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方法 | 第16-20页 |
| 4 药代动力学在水产业的应用 | 第20-22页 |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 ·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水产动物机体因素 | 第20-21页 |
| ·隔室模型 | 第21-22页 |
| 5 计算机在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 ·3P87/3P97实用药动学计算程序 | 第22页 |
| ·新药统计软件NDST | 第22页 |
| ·药物动力学和生物药剂学程序包PKBP-N1 | 第22页 |
| ·NONLIN软件 | 第22-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29页 |
| 第一章 水温对恩诺沙星在中华绒鳌蟹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 第29-4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 ·实验动物与养殖条件 | 第29-30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0页 |
|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 ·给药及制样方法 | 第30页 |
| ·组织样前处理方法 | 第30-31页 |
| ·色谱条件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页 |
| ·回收率、精密度和检测限的测定 | 第31页 |
|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 ·ENR、CIP的色谱行为 | 第32页 |
| ·水温条件对中华绒螯蟹代谢ENR的影响 | 第32-34页 |
| ·不同水温下CIP含量及其占ENR和CIP总量的比值 | 第34-36页 |
| 3 讨论 | 第36-37页 |
| 4 结论 | 第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第二章 给药方式对恩诺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 第40-5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 ·实验动物与养殖条件 | 第40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0页 |
| ·实验试剂 | 第40-41页 |
| ·给药及制样方法 | 第41页 |
| ·组织样前处理方法 | 第41-42页 |
| ·色谱条件及方法的确认 | 第42页 |
| ·数据处理 | 第4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 ·不同给药方式下ENR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代谢 | 第42-44页 |
| ·药浴和肌肉注射给药方式下CIP含量的变化 | 第44-45页 |
| 3 讨论 | 第45-47页 |
| 4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第三章 给药剂量和性别对恩诺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代谢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 第50-5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 ·实验动物与养殖条件 | 第50页 |
|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 ·实验试剂 | 第50-51页 |
| ·给药及制样方法 | 第51页 |
| ·组织样前处理方法 | 第51-52页 |
| ·色谱条件及方法的确认 | 第52页 |
| ·数据处理 | 第5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 ·不同剂量下ENR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代谢 | 第52-53页 |
| ·ENR在雌、雄性中华绒螫蟹体内的代谢 | 第53-54页 |
| ·给药剂量、性别对ENR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 第54-56页 |
| 3 讨论 | 第56-57页 |
| ·不同给药剂量下ENR的吸收和消除 | 第56页 |
| ·性别对ENR吸收和消除的影响 | 第56-57页 |
| 4 结论 | 第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 全文结论 | 第58-59页 |
| 创新说明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