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 1 取食受到水分胁迫、营养处理植物后昆虫生长发育的变化 | 第12-13页 |
| 2 取食受水分胁迫、营养处理植物后昆虫行为的变化 | 第13-14页 |
| 3 取食受到水分胁迫、营养处理植物后昆虫种群动态的变化 | 第14页 |
| 4 水分胁迫和营养对昆虫间接影响的机制 | 第14-18页 |
| ·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14-15页 |
| ·植物内营养物质数量和质量的改变 | 第15-17页 |
| ·植物内水分含量的变化 | 第16页 |
| ·植物内以 C 和 N 为基础的营养物质的变化 | 第16-17页 |
| ·植物防御性物质的变化 | 第17-18页 |
| 5 有关植物水分胁迫对昆虫影响的不同观点 | 第18-21页 |
| ·植物胁迫假设(Plant Stress Hypothesis) | 第18-19页 |
| ·活力假设(Vigor Hypothesis) | 第19页 |
| ·非线性假设(Nonlinear Hypothesis) | 第19页 |
| ·脉冲胁迫假设(Pulsed Stress Hypothesis)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水分胁迫和营养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种群增长的影响 | 第21-3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 ·甘蓝的种植和处理 | 第21-22页 |
| ·甘蓝的种植 | 第21页 |
| ·甘蓝的预处理 | 第21-22页 |
| ·虫源 | 第22页 |
| ·发育历期的记录及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的统计 | 第22页 |
| ·幼虫不同发育阶段重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 ·幼虫和蛹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 ·产卵量的统计和实验种群生命表的建立 | 第23页 |
| ·数据统计 | 第23-2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3页 |
| ·水分胁迫和营养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4-29页 |
| ·对斜纹夜蛾发育历期的影响 | 第24-26页 |
| ·对幼虫重量及日增重的影响 | 第26-28页 |
| ·对斜纹夜蛾蛹重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水分胁迫和营养对斜纹夜蛾存活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对幼虫和蛹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对斜纹夜蛾产卵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对斜纹夜蛾种群增长的影响 | 第32-33页 |
| 3 讨论 | 第33-37页 |
| ·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3-35页 |
| ·对斜纹夜蛾繁殖及种群增长的影响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水分胁迫和营养对斜纹夜蛾营养利用和选择行为的影响 | 第37-4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 ·供试虫源 | 第37-38页 |
| ·甘蓝的种植和预处理 | 第38页 |
| ·三龄幼虫对不同处理甘蓝营养利用情况的评价 | 第38页 |
| ·一龄和三龄幼虫选择试验 | 第38-39页 |
| ·成虫产卵选择试验 | 第39页 |
| ·数据分析 | 第3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 ·三龄幼虫对不同处理甘蓝的营养利用评价 | 第39-42页 |
| ·对1 龄和3 龄幼虫选择行为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对成虫产卵的影响 | 第43-44页 |
| 3 讨论 | 第44-47页 |
| 第四章 土壤水分和营养对斜纹夜蛾影响机制探讨 | 第47-6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1页 |
| ·甘蓝的种植和预处理 | 第47页 |
| ·甘蓝叶片大小的测定 | 第47-48页 |
| ·甘蓝叶片大小的测定 | 第47页 |
| ·甘蓝叶片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第47-48页 |
| ·甘蓝叶片中营养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48-50页 |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48页 |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48-49页 |
| ·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49页 |
| ·N 总量的测定 | 第49页 |
| ·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 第49-50页 |
| ·甘蓝叶片中重要次生物质-芥子油苷含量的测定 | 第50-51页 |
| ·化学物质的变化与其效应的相关性分析 | 第51页 |
| ·数据分析 | 第5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60页 |
| ·甘蓝形态结构的变化 | 第51-53页 |
| ·叶片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 第53页 |
| ·甘蓝叶片中以 C 为基础的营养物质的变化 | 第53-54页 |
| ·甘蓝叶片中以 N 为基础的营养物质的变化 | 第54-56页 |
| ·甘蓝叶片中芥子油苷含量的变化 | 第56-59页 |
| ·化学物质的变化与其效应的相关性分析 | 第59-60页 |
| 3 讨论 | 第60-65页 |
| ·对甘蓝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61页 |
| ·对甘蓝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61-63页 |
| ·对甘蓝次生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63页 |
| ·化学物质的变化与其效应的相关性 | 第63-65页 |
| 总讨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