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改革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一、引言 | 第12-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页 |
(四) 本文的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二、银行业税制改革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17-28页 |
(一) 政府促进银行业发展的依据 | 第17-20页 |
1、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动趋势的要求 | 第17-18页 |
2、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势的要求 | 第18-19页 |
3、政府实施赶超战略的要求 | 第19-20页 |
(二) 税收政策与其他政策工具的比较 | 第20-23页 |
1、产业政策和财政拨款的局限性 | 第20-21页 |
2、税收政策的优点 | 第21-23页 |
(三) 税收政策影响银行业发展的机理 | 第23-28页 |
1、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2、营业税效应分析 | 第25-28页 |
三、我国银行业税制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 第28-33页 |
(一) 我国银行业税制的发展历程 | 第28-30页 |
(二) 我国银行业税制的现状 | 第30-33页 |
1、我国银行业流转税的概况及特征 | 第31页 |
2、我国银行业所得税的概况及特征 | 第31-32页 |
3、我国银行业其他税种概况及特征 | 第32-33页 |
四、我国银行业税制的缺陷 | 第33-43页 |
(一) 银行业总体税负偏重 | 第33-40页 |
1、营业税方面 | 第34-37页 |
2、企业所得税方面 | 第37-38页 |
3、个人所得税方面 | 第38-39页 |
4、其他税费 | 第39-40页 |
(二) 银行业税制设计系统性、前瞻性不足 | 第40-42页 |
1、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创新品种税收政策滞后 | 第40-41页 |
2、商业银行间的往来没有纳入营业税征税范围 | 第41页 |
3、其他方面 | 第41-42页 |
(三) 相关税收征管制度失当 | 第42-43页 |
1、税务机关征管不当给银行带来额外负担 | 第42页 |
2、审批事项过多 | 第42-43页 |
五、国外银行业税制经验借鉴 | 第43-48页 |
(一) 美国和加拿大银行业税制 | 第43-44页 |
(二) OECD国家银行业税制 | 第44-46页 |
1. OECD国家银行业流转税制 | 第44-46页 |
2. OECD国家银行业所得税制 | 第46页 |
(三) 国外银行业税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46-48页 |
六、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 第48-56页 |
(一) 银行税制改革的指导原则 | 第48-49页 |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第48页 |
2、税收国民待遇原则 | 第48-49页 |
(二) 银行业税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49-56页 |
1、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 第49-51页 |
2、营业税方面 | 第51-52页 |
3、企业所得税方面 | 第52-53页 |
4、个人所得税方面 | 第53页 |
5、其他方面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