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 | 第14-15页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危机、危机传播、网络时代危机传播的理论界定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危机的涵义与特点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危机的分类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危机传播的涵义 | 第19-20页 |
第四节 有效危机传播的涵义 | 第20-21页 |
第五节 网络时代危机传播的新特征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网络时代条件下危机传播的新变 | 第23-30页 |
第一节 网络的及时性、丰富性、震撼性使危机传播放大化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网络的开放性使危机传播无碍化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受众、传者合二为一使危机传播互动化 | 第26-28页 |
第四节 网络的虚拟性使危机传播复杂化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危机传播模式的新建构 | 第30-39页 |
第一节 传统媒体时代的危机传播模式 | 第30-33页 |
第二节 网络时代的危机传播模式 | 第33-39页 |
第五章 中西方危机传播模式的比较 | 第39-47页 |
第一节 国外危机传播模式的现状 | 第39-41页 |
第二节 我国危机传播模式的现状 | 第41-43页 |
第三节 我国危机传播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3-47页 |
第六章 网络时代我国危机传播模式的改进与发展 | 第47-55页 |
第一节 建立高效的危机信息收集系统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建立危机的网络预替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建立信息公开平台 | 第49-53页 |
第四节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