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布拉格光纤光栅基本原理 | 第19-29页 |
| ·布拉格光纤光栅结构 | 第19-21页 |
| ·耦合模理论 | 第21-25页 |
| ·耦合模理论的分析和耦合模方程的推导 | 第21-22页 |
| ·简化的耦合模方程 | 第22-23页 |
| ·初始条件分析 | 第23-24页 |
| ·均匀布拉格光栅中的耦合模方程 | 第24-25页 |
| ·传输矩阵法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啁啾和切趾光纤光栅的特性研究 | 第29-45页 |
| ·啁啾光纤光栅及其特性 | 第29-37页 |
| ·理论模型 | 第29-31页 |
| ·仿真分析 | 第31-37页 |
| ·切趾光纤光栅及其特性 | 第37-43页 |
| ·理论模型 | 第38页 |
| ·常用的切趾包络函数 | 第38-39页 |
| ·仿真分析 | 第39-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色散和色散补偿系统介绍 | 第45-55页 |
| ·色散概述 | 第45-46页 |
| ·群速度色散(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效应 | 第46-48页 |
| ·光纤色散补偿技术 | 第48-51页 |
| ·负色散光纤 | 第49页 |
| ·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 | 第49-50页 |
| ·其他色散补偿法 | 第50页 |
| ·几种色散补偿法的比较与结论 | 第50-51页 |
| ·典型的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系统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第五章 线性啁啾色散补偿光栅的切趾强度参数研究 | 第55-63页 |
| ·系统参数的设定 | 第55-56页 |
| ·理论模型 | 第56-57页 |
| ·光栅结构 | 第56页 |
| ·切趾强度参数 | 第56页 |
| ·切趾包络函数 | 第56-57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第六章 切趾强度参数优化分析及色散补偿距离的讨论 | 第63-71页 |
| ·系统参数的设定 | 第63-64页 |
| ·理论模型 | 第64-65页 |
| ·光栅结构 | 第64页 |
| ·模型分析 | 第64-65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65-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 发表论文列表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