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论死刑的正当程序控制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死刑的正当程序概述第9-16页
 第一节 死刑正当程序的概念第9-13页
  一、正当程序的概念第9-10页
  二、死刑正当程序的概念及特征第10-13页
 第二节 死刑的正当程序控制的必要性与优越性第13-16页
  一、死刑控制的必要性第13-14页
  二、死刑正当程序控制的必要性第14页
  三、死刑正当程序控制的优越性第14-16页
第二章、域外通过正当程序控制死刑的做法第16-24页
 第一节 美国第16-19页
  一、高质量的律师辩护第17页
  二、适用最高的证明标准第17-18页
  三、特别的审前程序第18页
  四、严格的审判程序第18页
  五、特殊的死刑救济程序第18-19页
 第二节 日本第19-21页
  一、从法律上明文规定律师的帮助权第20页
  二、严格的适用标准第20页
  三、特殊的裁判程序第20-21页
  四、特殊的上诉程序第21页
  五、充分的救济手段与时间第21页
 第三节 俄罗斯第21-22页
  一、死刑的适用对象与标准的严格限定及适用的可选择性第22页
  二、法律明确规定律师提供强制与有效辩护第22页
  三、特殊的评议要求第22页
  四、特赦程序的规定第22页
 第四节 我国台湾地区第22-24页
  一、专门的死刑强制上诉制度第23页
  二、充分的死刑救济程序第23-24页
第三章 我国死刑程序之现状第24-33页
 第一节 我国目前死刑程序之特点第24-26页
  一、明确了死刑案件由中级及其以上法院管辖第24页
  二、为死刑案件被告的辩护权之行使提供了一定的特殊保障第24页
  三、无异于普通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第24-25页
  四、关于法庭审理程序第25页
  五、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院统—行使第25-26页
  六、关于执行程序第26页
 第二节 我国目前死刑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33页
  一、死刑案件一审程序第26-27页
  二、二审程序第27-28页
  三、死刑复核程序第28-30页
  四、死刑的再审第30-31页
  五、死刑案件的执行第31-33页
第四章 我国应如何通过正当程序控制死刑第33-46页
 第一节 一审程序第33-39页
  一、设立死刑陪审团,实现死刑案件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的分离第33-34页
  二、证据规则之改革第34-36页
  三、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第36-37页
  四、一审被告人辩护权的保障第37-39页
 第二节 二审程序第39-41页
  一、开庭审理及律师的强制辩护第39-40页
  二、上诉制度的自动性与强制性第40-41页
 第三节 死刑复核程序第41-43页
  一、对于政治风险第41页
  二、对于职能风险第41-42页
  三、对于程序性问题第42-43页
 第四节 再审程序第43-44页
  一、严格限制不利被告人的再审第43页
  二、完善死刑案件再审的启动程序第43-44页
 第五节 死刑案件执行程序第44-46页
  一、死刑不应立即执行,从而保障被判死刑人申请救济的时间第44页
  二、增设死刑的救济程序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县域经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下一篇:双连续相结构聚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