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导论 | 第9-17页 |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2-17页 |
| 第一章 我国能源形势与西部能源开发 | 第17-31页 |
| 第一节 我国能源形势 | 第17-22页 |
| 一、能源供给后劲不足 | 第17-19页 |
| 二、能源需求增速迅猛 | 第19-22页 |
| 第二节 西部能源的战略地位 | 第22-31页 |
| 一、西部能源资源禀赋优势 | 第23-24页 |
| 二、西部能源的战略地位 | 第24-31页 |
| 第二章 西部能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43页 |
| 第一节 对能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 | 第31-34页 |
| 一、西部能源开发强度过高 | 第31-32页 |
| 二、西部能源开发过程中浪费严重 | 第32-33页 |
| 三、西部能源开发中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 | 第33-34页 |
| 第二节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第34-37页 |
| 一、资源遭到破坏 | 第34-35页 |
| 二、开采废气导致大气污染 | 第35页 |
| 三、能源开发造成地质破坏 | 第35-36页 |
| 四、污水随意排放引发水体污染 | 第36-37页 |
| 第三节 西部能源开发对资源地经济带动不力 | 第37-39页 |
| 一、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 第37页 |
| 二、西部大型能源项目对资源地经济带动不力 | 第37-39页 |
| 第四节 西部能源开发利益分配不公平 | 第39-41页 |
| 一、中央与资源地政府利益分配不公平 | 第39-40页 |
| 二、资源地居民的利益被忽视 | 第40页 |
| 三、受惠地未承担资源及环境成本 | 第40-41页 |
| 第五节 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不足 | 第41-43页 |
| 第三章 国外能源开发经验 | 第43-50页 |
| 第一节 日本的新能源战略 | 第43-46页 |
| 一、新能源计划 | 第43-44页 |
| 二、实施体制 | 第44-46页 |
| 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 | 第46-48页 |
| 一、开发历程 | 第46-47页 |
| 二、管理体制 | 第47-48页 |
| 第三节 小结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对西部能源开发的引导机制 | 第50-64页 |
| 第一节 加强西部能源开发的规划工作 | 第50-53页 |
| 一、制定开发长远规划,使西部能源开发理性化 | 第50-51页 |
| 二、制定综合利用规划,提高西部能源利用效率 | 第51-52页 |
| 三、制定企业开发规划,规范西部能源开发行为 | 第52-53页 |
| 第二节 建立健全西部生态补偿机制 | 第53-55页 |
| 一、建立西部生态专项基金 | 第53-54页 |
| 二、完善西部能源开发税收体系 | 第54页 |
| 三、建立区际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 第54-55页 |
| 第三节 培育西部能源关联产业 | 第55-57页 |
| 一、延伸西部能源工业产业链 | 第55-56页 |
|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第56-57页 |
| 第四节 调整西部能源开发利益分配 | 第57-59页 |
| 一、给资源地政府和居民以更多参与能源开发和收益的权力 | 第57-58页 |
| 二、以实际成本作为能源产品输出的定价基础 | 第58-59页 |
| 第五节 建立对西部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激励机制 | 第59-61页 |
| 一、对西部可再生能源开发实施税收支持 | 第59页 |
| 二、对西部可再生能源开发实施财政补贴 | 第59-60页 |
| 三、扩大信贷和投融资渠道 | 第60页 |
| 四、对西部可再生能源开发实行电力价格保护 | 第60-61页 |
| 第六节 完善能源开发立法 | 第61-64页 |
| 一、提高能源立法的规制作用 | 第61-62页 |
| 二、加强立法对能源科技的支持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