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刑事诉讼构造的基本理论 | 第7-21页 |
一、刑事诉讼构造释义 | 第7-8页 |
二、刑事诉讼构造要素 | 第8-11页 |
三、刑事诉讼构造与刑事诉讼目的 | 第11-13页 |
四、刑事诉讼构造的分类 | 第13-21页 |
第二章 外国刑事诉讼构造理论及具体构造类型 | 第21-31页 |
一、外国刑事诉讼构造理论及评价 | 第21-25页 |
二、外国具体刑事诉讼构造类型 | 第25-31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的现状及反思 | 第31-37页 |
一、刑事诉讼目的观过分倾斜 | 第31-32页 |
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之阻碍 | 第32-34页 |
三、刑事诉讼构造的过度职权化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对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的改良 | 第37-50页 |
一、刑事诉讼目的观的重新定位 | 第37-38页 |
二、理论界关于刑事诉讼构造之学说 | 第38-43页 |
三、“双重保障”刑事诉讼构造之提出 | 第43-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论文摘要 | 第59-62页 |
Abstract | 第62-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