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铈钇对18K黄色金合金铸态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彩色金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金合金的颜色 | 第16-19页 |
·彩色金合金 | 第19-22页 |
·白色金合金 | 第22-24页 |
·补口合金的发展 | 第24-25页 |
·中间合金的用途 | 第24-25页 |
·补口合金的发展 | 第25页 |
·稀土及其在金合金中的应用 | 第25-31页 |
·稀土在金合金中的分布 | 第26-28页 |
·稀土的固溶强化作用 | 第28-29页 |
·稀土的合金化作用 | 第29页 |
·稀土的晶粒细化作用 | 第29-30页 |
·稀土的净化作用 | 第30页 |
·提高流动性 | 第30-31页 |
·降低热裂倾向 | 第31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3-43页 |
·实验设备 | 第33-36页 |
·熔炼设备 | 第33-34页 |
·造粒设备 | 第34-36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6-41页 |
·合金的金相分析 | 第36-40页 |
·显微组织形貌的扫描电镜检测以及成分分析 | 第40页 |
·电子探针分析 | 第40页 |
·合金的物相结构分析 | 第40页 |
·合金的热差分析实验 | 第40-41页 |
·硬度试验 | 第41页 |
·合金的颜色分析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补口合金和金合金的制备 | 第43-64页 |
·合金元素的选择和成分设计 | 第43-51页 |
·合金元素的选择 | 第43-50页 |
·成分设计 | 第50-51页 |
·补口合金的制备 | 第51-53页 |
·实验材料及预处理 | 第51页 |
·中间合金制备 | 第51-52页 |
·熔炼工艺 | 第52-53页 |
·稀土 Ce、Y在补口合金中的影响 | 第53-62页 |
·添加稀土对补口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 第53-56页 |
·补口合金物相分析 | 第56-58页 |
·讨论和分析 | 第58-62页 |
·含稀土 Ce、Y18 K黄色金合金金合金的制备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Ce、Y对金合金的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64-82页 |
·稀土 Ce、Y对金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 第64-74页 |
·稀士 Ce、Y在金合金铸态组织中的分布 | 第64-67页 |
·稀土 Ce、Y对金合金铸态组织的细化 | 第67-71页 |
·含稀土 Ce、Y金合金物相分析 | 第71-74页 |
·稀土 Ce、Y对金合金性能影响 | 第74-80页 |
·稀土 Ce、Y对金合金液相温度区间的影响 | 第74-75页 |
·稀土 Ce、Y对金合金硬度的影响 | 第75-78页 |
·稀土 Ce、Y对金合金颜色的影响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一、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第82-83页 |
二、本文的工作创新 | 第83页 |
三、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