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性能、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及产絮凝剂微生物的种类第12-14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微观结构及化学本质第14-15页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性能及絮凝作用机理第15-17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第17-19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19-22页
第二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第22-30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2-23页
   ·实验方法第23-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29页
     ·菌种分离第27页
     ·初筛结果第27页
     ·复筛结果及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选定第27-28页
     ·形态观察结果第28页
     ·送检鉴定结果第28页
     ·紫外诱变育种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培养条件的优化第30-39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0页
   ·实验方法第30-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7页
     ·菌龄与接种量对絮凝剂形成的影响第32页
     ·碳源对絮凝剂形成的影响第32-33页
     ·氮源对絮凝剂形成的影响第33-34页
     ·培养温度对絮凝剂形成的影响第34页
     ·培养液初始pH值对絮凝剂形成的影响第34-35页
     ·培养液初始渗透压对絮凝剂形成的影响第35-36页
     ·正交试验优化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MBF-GLD培养条件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及应用研究第39-53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9页
   ·实验方法第39-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51页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第44页
     ·絮凝体系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第44-45页
     ·高岭土悬液体系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搅拌速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第46页
     ·CaCl_2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第46-47页
     ·正交试验第47-50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实际应用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微生物絮凝活性组分的确定第53-59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53页
   ·实验方法第53-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58页
     ·絮凝活性分布第56-57页
     ·灭菌失活后絮凝活性测定第57-58页
     ·发酵液成分测定结果第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微生物絮凝剂作用机理及沉降动力学研究第59-66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59页
   ·实验方法第59-60页
   ·结果与分析第60-65页
     ·絮凝作用机理研究第60-64页
     ·沉降动力学方程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66-69页
   ·结论第66-67页
   ·创新点第67-68页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7-78页
附录第7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北地区中生代火成岩Sr-Nd-Pb同位素填图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制约
下一篇:10例原发气管肿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