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目标的识别与跟踪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图像识别技术的重要性 | 第8-9页 |
·目前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3页 |
第2章 图像处理平台的建立 | 第13-20页 |
·设备无关位图与设备相关位图 | 第13页 |
·BMP文件格式 | 第13-15页 |
·文件的读取 | 第15页 |
·文件的保存 | 第15页 |
·位图格式的转换 | 第15-16页 |
·图像颜色分量的分离 | 第16页 |
·图像数据的重新组合 | 第16页 |
·灰度图像的二值化处理 | 第16-17页 |
·灰度图像的直方图统计 | 第17页 |
·灰度图像的边缘检测与提取 | 第17页 |
·灰度图像的中值滤波 | 第17页 |
·二值图像的平滑 | 第17页 |
·图像的几何变换 | 第17-18页 |
·彩色图像的颜色变换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物体特征的提取与匹配 | 第20-36页 |
·轮廓环的搜索 | 第20页 |
·二值图像中的区域提取 | 第20-22页 |
·彩色图像中的区域提取 | 第22-23页 |
(1) 彩色物体图像从背景的分离 | 第22页 |
(2) 物体内颜色区域的分割 | 第22-23页 |
·所采用的数据结构 | 第23-28页 |
(1) 点节点数据结构 | 第23页 |
(2) 点链节点数据结构 | 第23-24页 |
(3) 轮廓环信息数据结构 | 第24页 |
(4) 轮廓环节点数据结构 | 第24-25页 |
(5) 颜色区域信息结构 | 第25页 |
(6) 颜色区域节点结构 | 第25-26页 |
(7) 物体属性信息数据结构 | 第26页 |
(8) 区域轮廓节点数据结构 | 第26-27页 |
(9) 图像轮廓节点数据结构 | 第27页 |
(10) 物体信息数据结构 | 第27页 |
(11) 物体登记信息结构 | 第27-28页 |
(12) 物体登记信息节点结构 | 第28页 |
·库存物体信息的建立 | 第28-29页 |
·库存物体信息的保存 | 第29-30页 |
·库存物体信息的调用 | 第30页 |
·图像物体轮廓的匹配 | 第30-31页 |
·图像物体轮廓的精确定位 | 第31-33页 |
·图像物体颜色区域的匹配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多物体随机运动模拟平台的建立 | 第36-41页 |
·具体方法和步骤 | 第36-39页 |
·线程内部流程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图像的采集和信息传输 | 第41-52页 |
·图像的采集 | 第41-44页 |
·图像的校准 | 第44-45页 |
·前景图像的制作 | 第45-46页 |
·AVI文件的制作 | 第46-47页 |
·图像的网络传输 | 第47-49页 |
·信息的串行通信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物体的动态识别和跟踪 | 第52-58页 |
·线程间的关系 | 第52页 |
·选择参与演示和匹配的物体 | 第52-53页 |
·对识别和跟踪过程的控制 | 第53-54页 |
·识别跟踪过程 | 第54-55页 |
·路径跟踪的实现 | 第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8-60页 |
·总结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详细摘要 | 第66-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