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篇 绪论 | 第8-43页 |
第一章 乙型肝炎及乙肝疫苗 | 第8-21页 |
第二章 乙肝病毒的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 | 第21-26页 |
第三章 植物细胞表达体系 | 第26-38页 |
第四章 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策略 | 第38-43页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43-132页 |
第一章 HBsAg 基因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3-82页 |
·材料 | 第43页 |
·仪器设备 | 第43-44页 |
·方法 | 第44-61页 |
·获取35S 启动子的核心启动子元件(EP) | 第44-45页 |
·获取35S 启动子的上游增强子序列(E) | 第45-46页 |
·EP 和E 基因PCR 产物的克隆 | 第46-49页 |
·EP 基因亚克隆至pUC19 载体 | 第49-51页 |
·带有串联增强子序列的启动子(2EP)构建 | 第51-52页 |
·双增强子序列(2E)片段的构建 | 第52页 |
·四增强子序列(4E)片段的构建 | 第52-53页 |
·串联增强子的启动子(3EP、4EP、5EP、6EP、7EP、8EP)构建 | 第53-56页 |
·启动子5EP 的测序鉴定 | 第56页 |
·合成烟草花叶病毒(TMV U1 株) omega 翻译增强子 | 第56-57页 |
·带有omega 翻译增强子的启动子的构建 | 第57-59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9-61页 |
·结果 | 第61-69页 |
·PCR 扩增CaMV 35S 启动子EP 基因的电泳结果 | 第61-62页 |
·PCR 扩增CaMV 35S 启动子E 基因的电泳结果 | 第62页 |
·克隆质粒中目的基因EP 和E 的序列测定结果 | 第62-63页 |
·串联启动子的鉴定(EP、2EP、3EP、4EP、5EP、6EP、7EP、8EP) | 第63-67页 |
·带有omega 翻译增强序列的启动子的鉴定 | 第67-69页 |
·讨论 | 第69-80页 |
·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二章 表达HBsAg 的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系的建立 | 第82-113页 |
·材料 | 第82-83页 |
·细菌培养基的配制 | 第83-84页 |
·方法 | 第84-94页 |
·转染人参愈伤组织细胞 | 第84-86页 |
·转基因人参细胞株的鉴定 | 第86-94页 |
·结果 | 第94-103页 |
·转基因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筛选 | 第94-96页 |
·ELISA 检测HBsAg 在转基因人参愈伤组织细胞中的表达 | 第96-98页 |
·基因组的提取和2EPomega启动子的PCR检测 | 第98-99页 |
·HBsAg 和omega 融合基因的PCR 检测 | 第99-101页 |
·细胞株PBIBeo 中的HBsAg 基因mRNA 的提取和RT-PCR.. | 第101页 |
·HBsAg 的Western blotting | 第101-102页 |
·电子显微镜观察人参细胞表达的HBsAg颗粒 | 第102-103页 |
·讨论 | 第103-112页 |
·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三章 HBsAg 稳定高表达细胞系的建立 | 第113-132页 |
·材料 | 第113页 |
·方法 | 第113-119页 |
·筛选方法 | 第113-114页 |
·可溶蛋白检测 | 第114-115页 |
·HBsAg 抗原含量的检测 | 第115页 |
·细胞增长倍数的检测 | 第115页 |
·转基因人参细胞的冷冻干燥 | 第115-116页 |
·制作口服片剂及动物免疫效果观察 | 第116-119页 |
·结果 | 第119-123页 |
·ELISA 法分析不同细胞系HBsAg 的表达 | 第119页 |
·筛选6 个月后细胞系PBIP、BIro 和PBIo 表达水平比较. | 第119-120页 |
·转基因人参细胞PBIo的生长特性和HBsAg表达 | 第120-122页 |
·人参口服乙肝疫苗的制备 | 第122页 |
·ELISA 法检测家兔血清HBsAb 结果 | 第122-123页 |
·讨论 | 第123-130页 |
·小结 | 第130-132页 |
结论 | 第132-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6页 |
导师简介 | 第146-14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7-148页 |
论文摘要 | 第148-152页 |
英文摘要 | 第152-157页 |
致谢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