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技术研究
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引言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电动汽车的结构与分类 | 第12-25页 |
·电动汽车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12-14页 |
·电动汽车的电机 | 第14-16页 |
·电动汽车交流电机驱动系统 | 第14-15页 |
·电动机的控制 | 第15-16页 |
·电池技术 | 第16-21页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 第16-18页 |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 第18-20页 |
·电池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 第20-21页 |
·电动汽车基本布置形式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电动汽车碰撞试验标准分析 | 第25-34页 |
·中国汽车正面碰撞法规要求 | 第25-27页 |
·GB11551-2003 主要技术要求 | 第25-26页 |
·GB11551-2003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国内外电动车辆碰撞安全特殊要求 | 第27-32页 |
·美国SAEJ1766 标准研究 | 第27-30页 |
·美国FMVSS305 标准研究 | 第30-31页 |
·中国电动汽车安全标准研究 | 第31-32页 |
·标准内容分析与比较 | 第32-33页 |
·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技术研究 | 第34-45页 |
·试验程序 | 第34-40页 |
·确定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结构特点和特性 | 第34-35页 |
·试验前车辆准备和试验设备配备 | 第35-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42页 |
·碰撞试验后的处理程序 | 第42-43页 |
·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设备基本配置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与分析 | 第45-64页 |
·A 型车动力电池和动力总成概述 | 第45-47页 |
·动力电池 | 第45-46页 |
·动力总成 | 第46-47页 |
·A 型车正面碰撞试验条件的建立 | 第47-50页 |
·HybridⅢ 50%男性假人设定和调整 | 第47-48页 |
·试验车辆基本信息 | 第48-49页 |
·试验车辆乘员舱的调整 | 第49-50页 |
·A 型车和B 型车结构差异分析 | 第50-51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63页 |
·A 型车碰撞安全特殊要求 | 第51-54页 |
·乘员碰撞保护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59页 |
·前舱内部结构差异对碰撞性影响比较分析 | 第59-60页 |
·B 柱加速度比较分析 | 第60页 |
·整车变形情况高速影像比较分析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4-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4页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摘要 | 第69-71页 |
ABSTRACT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