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 浅色黄姑鱼简介及其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浅色黄姑鱼简介 | 第12页 |
·浅色黄姑鱼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凡纳滨对虾简介及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凡纳滨对虾简介 | 第13页 |
·凡纳滨对虾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3 遗传多样性及其分析方法 | 第14-21页 |
·形态学标记 | 第15页 |
·染色体标记 | 第15-16页 |
·等位酶标记 | 第16-17页 |
·DNA标记 | 第17-21页 |
·线粒体DNA标记(Mitochondrial DNA markers,mtDNA markers) | 第17-18页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 第18-19页 |
·微卫星标记(Microsatellite DNA Markers) | 第19-21页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浅色黄姑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1页 |
·凡纳滨对虾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1-23页 |
第2章 浅色黄姑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3-3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3-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样品DNA的提取和浓度测定 | 第24-25页 |
·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 | 第25页 |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第25页 |
·PCR产物的酶切 | 第25-26页 |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2页 |
·碱基组成与序列变异分析 | 第26-29页 |
·PCR-RFLP分析结果 | 第29-30页 |
·遗传距离 | 第30-31页 |
·聚类分析 | 第31-32页 |
3 讨论 | 第32-34页 |
第3章 凡纳滨对虾不同世代的生长性状分析 | 第34-3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4-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变异 | 第36页 |
·凡纳滨对虾体长、体重的关系 | 第36-37页 |
3 讨论 | 第37-39页 |
第4章 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 第39-5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9-43页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9-40页 |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研究方法 | 第40-43页 |
·样品DNA的样品DNA的提取和浓度测定 | 第41页 |
·PCR扩增 | 第41页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5%)电泳 | 第41-43页 |
·数据分析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43-46页 |
·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变异分析 | 第46-49页 |
·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 第49-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参加的会议)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