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传统与变迁:晚清经世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塑型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内容提要第1-7页
绪论第7-20页
第一章 宋明以来儒家经世思想流变第20-28页
第二章 宋明以来儒家经世思想释义第28-37页
 第一节 经世思想中的“淑世精神”第28-30页
 第二节 “治体”或“治道”第30-33页
 第三节 官僚制度的治术与《皇朝经世文编》第33-37页
第三章 《荡寇志》:传统的危机与应变第37-49页
 第一节 礼与义:传统思想中的正义战胜非正义的叙事——以鲁迅对《荡寇志》的评价为起点第38-42页
 第二节 “道德理想主义”:并非“另类的现代性”第42-45页
 第三节 《荡寇志》中的科幻因素:不再纯粹的传统第45-49页
第四章 《三侠五义》:中国现代大众文化的滥觞第49-60页
 第一节 侠义公案小说流变第50-52页
 第二节 传统的反抗:文化精英的道德榜样力量第52-57页
 第三节 白玉堂之死:个人英雄主义与现代技术的斗争第57-60页
第五章 《老残游记》:传统的困境与质疑第60-71页
 第一节 “救世”的“文侠”:“忧愤深广”的现代文学形象的滥觞第61-67页
 第二节 “清官尤可恨”:对传统的最终质疑第67-69页
 第三节 老残的弃文从医与鲁迅的弃医从文第69-71页
第六章 《新石头记》:传统的消解与现代的萌发第71-81页
 第一节 《新石头记》中的“飞车”:新旧杂糅的科学技术观第73-75页
 第二节《新石头记》中的“文明世界”:儒家政治思想体系的崩溃第75-78页
 第三节 “新中国”的蓝图:直线式时间观念的萌发第78-81页
第七章 《新中国未来记》:时代的激变与传统的崩溃第81-92页
 第一节 流亡中的梁启超第81-84页
 第二节 革命叙事的萌发第84-88页
 第三节 “失落的时间表”与现代文学中的未来想象第88-92页
结论 晚清与五四:断裂与承接第92-105页
 第一节 儒家经世思想体系的转化——文学思想中传统思想的困境与西方价值尺度的建立第92-96页
 第二节 从“内圣外王”到启蒙理想:五四文学思想主题的建立第96-100页
 第三节 作家身份的变更:从士大夫到知识分子第100-105页
注释第105-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5页
 甲类第110-112页
 乙类第112-115页
中文摘要第115-118页
英文摘要第118-122页
后记第122-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旧水泥砼路面综合评价及处治技术研究
下一篇:斜拉拱桥力学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