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炼油碱渣的来源、组成与危害 | 第11-13页 |
| ·炼油碱渣的来源 | 第11页 |
| ·炼油碱渣的组成 | 第11-12页 |
| ·炼油碱渣的危害 | 第12-13页 |
| ·炼油碱渣处理工艺的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 ·炼油碱渣的传统处理方法 | 第13-16页 |
| ·炼油碱渣处理新技术 | 第16-17页 |
| ·湿式氧化处理炼油碱渣废水特点及应用情况 | 第17-19页 |
| ·湿式空气氧化法的特点 | 第17-18页 |
| ·湿式空气氧化法应用情况 | 第18-19页 |
| ·催化湿式氧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贵金属系列催化剂 | 第19-20页 |
| ·过渡金属系列催化剂 | 第20页 |
| ·稀土金属系列催化剂 | 第20-21页 |
|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强化湿式氧化处理炼油碱渣废水工艺初探 | 第22-30页 |
| ·试验试剂与材料 | 第22-23页 |
| ·试验试剂 | 第22页 |
| ·试验仪器 | 第22页 |
| ·试验废水 | 第22-23页 |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23-24页 |
| ·湿式氧化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23-24页 |
| ·酸化试验方法与操作步骤 | 第24页 |
| ·湿式氧化处理炼油碱渣废水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24-25页 |
| ·不同初始COD 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25页 |
| ·氧分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焦问题的解决 | 第25-26页 |
| ·强化湿式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炼油碱渣废水 | 第26-28页 |
| ·酸化回收—湿式氧化组合工艺 | 第26-27页 |
| ·酸化回收(后调节pH)—湿式氧化(+双氧水)组合工艺 | 第27-28页 |
|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炼油碱渣废水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炼油碱渣废水催化剂的研究 | 第30-41页 |
| ·试验试剂与材料 | 第30-31页 |
| ·试验试剂 | 第30-31页 |
| ·试验仪器 | 第31页 |
| ·试验废水 | 第31页 |
| ·催化剂制备 | 第31-34页 |
| ·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选择 | 第31-32页 |
| ·催化剂载体选择 | 第32页 |
|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32-33页 |
| ·催化剂产品 | 第33-34页 |
| ·催化剂评价 | 第34-36页 |
| ·评价指标 | 第34页 |
| ·试验装置及方法 | 第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6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36-40页 |
| ·FTIR 分析 | 第37-38页 |
| ·XRD 分析 | 第38-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Mn 基催化剂处理炼油碱渣废水性能研究 | 第41-46页 |
|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41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4页 |
| ·氧分压影响分析 | 第41-42页 |
| ·反应温度影响分析 | 第42页 |
| ·催化剂用量影响分析 | 第42-43页 |
|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第43-44页 |
| ·催化剂再生性能研究 | 第44页 |
| ·小结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Mn 基催化剂处理炼油碱渣废水反应机理初探 | 第46-52页 |
| ·锰氧化物性质与催化作用分析 | 第46-47页 |
| ·Mn 基催化剂处理炼油碱渣废水反应机理初探 | 第47-50页 |
| ·碱渣废水中酚类物质的去除机理 | 第48-49页 |
| ·铈的加入对Mn 基催化剂反应机理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2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建议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