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 | 第9-14页 |
第二章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论研究 | 第14-40页 |
·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内涵 | 第14-15页 |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 | 第15-31页 |
·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 | 第15-16页 |
·教育目的与两种教育价值观 | 第16-24页 |
·高等教育价值观分析 | 第24-25页 |
·我国高等教育价值观分析 | 第25-29页 |
·高等师范教育价值分析 | 第29-31页 |
·确定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原则分析 | 第31-36页 |
·方向性原则 | 第31-32页 |
·社会需求原则 | 第32-33页 |
·教师教育原则 | 第33-34页 |
·适应性原则 | 第34-36页 |
·物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分析 | 第36-40页 |
第三章 我国物理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 | 第40-48页 |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 | 第40-45页 |
·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师需求的改变 | 第45-47页 |
·高等教育大众化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教师专业化要求下的新物理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 第48-60页 |
·教师专业化发展概述 | 第48-49页 |
·教师专业化要求下的物理教师专业素质 | 第49-60页 |
·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 | 第50-54页 |
·物理教师的专业技能 | 第54-57页 |
·物理教师的专业情意 | 第57-60页 |
第五章 中学在职物理教师的素质结构调查研究 | 第60-68页 |
·物理教师素质结构现状调查实施 | 第60-61页 |
·物理教师素质结构现状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61-68页 |
·基本情况 | 第61页 |
·物理教师的身心素质状况与职业情感 | 第61-62页 |
·教育理念状况 | 第62页 |
·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状况 | 第62-64页 |
·物理教师的能力结构状况 | 第64-66页 |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新型培养目标表述 | 第68-71页 |
·主要培养目标 | 第68页 |
·基本培养规格及素质要求 | 第68-69页 |
·培养规格 | 第68页 |
·素质要求 | 第68-6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论文发表及科研课题参与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