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内生固氮细菌生长条件、发酵营养及在植株体内外定殖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8页
前言第8-23页
 一、植物内生细菌第8-13页
  (一) 植物内生细菌的概念第8-10页
  (二) 植物内生细菌的定殖第10-13页
   1. 定殖检测方法第10-11页
   2. 定殖影响因子第11-13页
 二、联合固氮细菌第13-20页
  (一) 联合固氮细菌的种类第13-16页
  (二) 联合固氮细菌的作用第16-18页
  (三) 联合固氮细菌的生长条件第18-20页
 三、水稻联合固氮细菌第20-22页
  (一) 根际联合固氮细菌第20-21页
  (二) 内生联合固氮细菌第21-22页
 四、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7页
 一、供试菌株第23页
 二、水稻内生固氮细菌生长条件的测定第23-24页
  (一) 菌量-吸光值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3页
  (二) 培养时间对细菌生长影响的测定第23页
  (三) 温度对细菌生长影响的测定第23-24页
  (四) 培养液pH 对细菌生长影响的测定第24页
  (五) 振荡条件对细菌生长影响的测定第24页
 三、水稻内生固氮细菌发酵营养的测定第24-25页
  (一) 培养基原料第24页
  (二) 细菌种液的制备第24页
  (三) 发酵培养液的配制第24-25页
   1. 不同碳源培养液的配制第24-25页
   2. 不同有机氮源培养液的配制第25页
   3. 不同无机氮源培养液的配制第25页
   4. 不同金属离子培养液的配制第25页
   5. 不同浓度酵母膏培养液的配制第25页
 四、水稻内生固氮细菌在水稻植株体内外定殖的测定第25-27页
  (一) 内生固氮细菌抗利福平标记菌株的诱导第25-26页
  (二) 喷雾处理后内生固氮细菌在水稻植株体内外定殖的测定第26页
  (三) 蘸根处理后内生固氮细菌在水稻植株体内外定殖的测定第26-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7页
 一、水稻内生固氮细菌的生长条件第27-30页
  (一) 菌量-吸光值标准曲线第27-28页
  (二) 不同培养时间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第28页
  (三) 不同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第28-29页
  (四) 不同培养液pH 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第29页
  (五) 不同振荡条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第29-30页
 二、水稻内生固氮细菌的发酵营养及其配方第30-34页
  (一) 碳素营养第30-31页
  (二) 氮素营养第31-32页
   1. 有机氮素第31-32页
   2. 无机氮素第32页
  (三) 金属离子第32-33页
  (四) 酵母膏第33-34页
  (五) 发酵营养配方第34页
 三、水稻内生固氮细菌在水稻植株体内外的定殖能力第34-37页
  (一) 内生固氮细菌抗利福平标记菌株的筛选第34页
  (二) 喷雾处理后内生固氮细菌在水稻植株体内外的定殖第34-36页
   1. 在水稻叶表的定殖第34-35页
   2. 在水稻体内的定殖第35-36页
  (三) 蘸根处理后内生固氮细菌在水稻植株体内的定殖第36-37页
讨论第37-40页
 一、水稻内生固氮细菌的生长条件和发酵营养第37-38页
 二、水稻内生固氮细菌在水稻植株上的定殖第38-39页
 三、水稻内生固氮细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9页
附录第49-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洁发展机制(CDM)在中国的应用--沈阳垃圾填埋沼气发电厂案例研究
下一篇:饶河乐安江段及入鄱阳湖口处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变化和污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