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工现象”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0-12页
第一章 中国农民工与“民工现象”第12-29页
 一、“农民工”概述第12-20页
  1、“农民工”范畴的界定第12-13页
  2、农民工产生的原因第13-16页
  3、农民工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16-18页
  4、农民工群体的基本特征第18-19页
  5、农民工存在的长期性第19-20页
 二、“民工现象”第20-29页
  1、“民工现象”的范畴界定第20页
  2、“民工现象”的主要表现第20-24页
  3、“民工现象”产生的根源第24-29页
第二章 “民工现象”与和谐社会建设第29-38页
 一、农民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第29-31页
  1、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第29-30页
  2、缓解农村资源压力,提高民工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30-31页
  3、推动社会结构转型,加速现代化进程第31页
 二、“民工现象”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第31-38页
  1、农民工不对称的社会地位与公平正义原则相冲突第31-32页
  2、农民工的游离状态阻碍民主法制建设影响社会稳定第32-34页
  3、阶层之间流动不畅抑制农民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34-35页
  4、城乡二元断裂引发诚信友爱缺失第35-38页
第三章 消除“民工现象”,构建和谐社会第38-50页
 一、消除“民工现象”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第38-39页
 二、消除“民工现象”的对策思考第39-50页
  1、消除观念障碍,提高社会认同第39-40页
  2、加快体制建构,消除制度障碍第40-47页
  3、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第47-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5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HO-1mRNA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剪切力改变后动脉内膜氨基聚糖的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