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螺旋藻多糖降血糖活性及对微生物作用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引言 | 第7-15页 |
| ·PSP 的概述 | 第7-9页 |
| ·螺旋藻及其多糖的含义 | 第7页 |
| ·鄂尔多斯螺旋藻 | 第7页 |
| ·PSP 的分类 | 第7页 |
| ·PSP 的生理功能 | 第7-9页 |
| ·PSP 的生产特点 | 第9页 |
| ·PSP 的市场需求 | 第9页 |
| ·高产多糖螺旋藻新品系的选育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9-12页 |
| ·高产多糖螺旋藻新品系的选育 | 第9-10页 |
| ·高产多糖螺旋藻新品系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10-12页 |
| ·PSP 的分子结构 | 第12-13页 |
| ·PSP 的结构特点 | 第12页 |
| ·PSP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第12-13页 |
| ·PSP 的生物学及功能特性 | 第13页 |
| ·PSP 降血糖作用 | 第13页 |
| ·PSP 益生菌增殖作用 | 第13页 |
| ·PSP 其他功能特性 | 第13页 |
| ·PSP 的应用 | 第13-14页 |
| ·PSP 其他功能特性 | 第13-14页 |
| ·PSP 在其他工业中的应用 | 第14页 |
| ·我国螺旋藻多糖产业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 第14-15页 |
| ·我国螺旋藻多糖产业的现状 | 第14页 |
| ·我国螺旋藻多糖产业前景展望 | 第14-15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5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 | 第15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1页 |
| ·试验材料 | 第15-17页 |
| ·原料 | 第15页 |
| ·试验小鼠 | 第15-16页 |
| ·受试菌种 | 第16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16页 |
| ·仪器设备 | 第16-17页 |
| ·方法 | 第17-21页 |
| ·螺旋藻粗多糖的提取方法 | 第17-18页 |
| ·螺旋藻粗多糖的纯化 | 第18页 |
| ·PSP 的纯度检验 | 第18-19页 |
| ·PSP 的分子结构 | 第19-20页 |
| ·PSP 降血糖作用测定 | 第20页 |
| ·PSP 对益生菌增殖作用的测定 | 第20-21页 |
| ·PSP 抑制有害菌作用的测定 | 第21页 |
| 3 结果 | 第21-25页 |
| ·PSP 的分离提取 | 第21-22页 |
| ·螺旋藻粗多糖的提取率 | 第21-22页 |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2页 |
| ·样品含糖量的测定 | 第22页 |
| ·PSP 的纯化 | 第22页 |
| ·PSP 的纯度检验 | 第22-23页 |
| ·紫外检测 | 第23页 |
| ·PSP 组成单糖分析 | 第23页 |
| ·PSP 降血糖作用测定 | 第23-24页 |
| ·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 第23页 |
| ·对葡萄糖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对肾上腺素所致小鼠高血糖的影响 | 第24页 |
| ·PSP 对益生菌增殖作用的测定 | 第24页 |
| ·青春双歧杆菌增殖作用的测定 | 第24页 |
| ·乳杆菌增殖作用的测定 | 第24页 |
| ·PSP 抑制有害菌作用的测定 | 第24-25页 |
| ·滤纸片法测定抑菌作用 | 第24-25页 |
|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第25页 |
| 4 讨论 | 第25-27页 |
| 5 结论 | 第27-28页 |
| 致谢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6页 |
| 作者简介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