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家族法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2、目前的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13-14页 |
3、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历史的梳理:我国古代家族法溯源 | 第15-19页 |
(一) 原始社会末期的父家长制 | 第15页 |
(二) 殷周时期的宗法式家族 | 第15-17页 |
(三) 秦汉魏晋至唐代的世家大族式家族 | 第17-18页 |
(四) 宋代以后的封建家族 | 第18-19页 |
二、理性的解读:北朝家族法的内涵 | 第19-33页 |
(一) 北朝家族法的内容 | 第19-27页 |
1、家族伦常 | 第19-21页 |
2、家族等级制度 | 第21-22页 |
3、家族内部民事关系 | 第22-25页 |
4、家族秩序 | 第25-27页 |
(二) 北朝家族法的特性 | 第27-30页 |
1、强制性 | 第27页 |
2、共有性 | 第27-28页 |
3、自治性 | 第28-29页 |
4、多元化 | 第29-30页 |
(三) 北朝家族法的功能 | 第30-33页 |
1、政治功能 | 第30-31页 |
2、经济功能 | 第31-32页 |
3、教化功能 | 第32页 |
4、治安功能 | 第32-33页 |
三、辩证的分析:北朝家族法与国家法的协调与冲突 | 第33-42页 |
(一) 家族法与国家法的协调 | 第35-37页 |
1、指导思想的一致性 | 第35-36页 |
2、量刑原则的一致性 | 第36-37页 |
(二) 家族法与国家法的区别 | 第37-39页 |
1、调整的范围和对象不同 | 第37页 |
2、体现的原则不同 | 第37-39页 |
3、处罚的程度不同 | 第39页 |
4、奖罚的机制不同 | 第39页 |
(三) 家族法与国家法的冲突 | 第39-42页 |
1、"君"与"亲"的沖突 | 第39-40页 |
2、家族与国家的冲突 | 第40-42页 |
四、价值的诠释:北朝家族法的价值及其启示 | 第42-49页 |
(一) 北朝家族法的地位 | 第42-43页 |
(二) 北朝家族法的价值 | 第43-46页 |
1、融合民族文化 | 第43-44页 |
2、调和阶层利益 | 第44-45页 |
3、丰富法律文化 | 第45-46页 |
(三) 北朝家族法的启示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57页 |